聽學校校長講話有感周記最新篇

思而思學網(wǎng)

篇一:聽學校校長講話有感周記

王校長的講話振聾發(fā)聵,發(fā)人深省,使我更堅定了重鑄會中輝煌的信心,更找到了會中重新崛起的道路,更認識到了振興會中教育的改革理念。聽朱老師的講座如沐春風,精彩的講座既讓我領略到了專家高屋建瓴的教育理念,也讓我學習到一線教師的豐富經(jīng)驗;既明確了教育教學的方向,又解讀了語文教學的切實方法,讓我受益匪淺。

在激勵中奮進

??聽王校長講話有感

王校長,一位年過花甲的老人卻有著朝氣蓬勃的精神,這是我對他的第一感覺。聽王校長講話,我感到的是激勵,每一句話都飽含著激勵之情,激勵我熱血澎湃,激勵會中人勇往直前。

王校長講自己是一個“痛快”的校長,確實,面對低谷中的會中,只有先“痛”,才會有以后的快樂。王校長講的第一個問題是會寧中學將往何處去。為給我們指明方向,王校長給我們舉了三個生動鮮明的例子,告訴我們會中一定會在短期內(nèi)改變;事在人為,只要我們齊心協(xié)力,眾志成城,奇跡一定會出現(xiàn);如果變化不大,我們一定要反思自己,一定是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做得不好。會中的改變,不靠天不靠地,全靠我們自己!

第二個問題是學校該怎么改變,王校長認為應靠我們的教育去改變。王校長講了如何把全校最差的班轉變過來的事例,告訴我們什么

叫教育,就是老師把學生心中的希望之火點燃起來!而且讓它越燒越旺!這就要求教師傳遞給學生希望、力量,讓學生始終充滿信心。對于會中,最重要的是全體老師有信心,學生就有信心,學校定會強大。 第三個問題是教學是什么。王校長對這一問題的解答,讓我們認識到教學必須抓課堂效率,減少課堂的顯性浪費和隱性浪費。提高效率的關鍵是改變教學方法,即實行以自主、合作、探究為基礎的教學方法。王校長的“三會”原則給我很大啟發(fā),“三會”即學生能學會的,千萬不要去教;教了也不會的,不要教;學生學不會的,也不“告訴”。我認為這“三會”就是要求老師讓學生學會自主,給學生啟發(fā),做主導而不做主體,另外,教師必須杜絕隱性浪費,即不故弄玄虛,浪費學生時間。

關于“三”主教學,就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學和做為主線。老師在教學中體現(xiàn)了這“三”主,將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作為主體,自主進行學習,高效課堂才有建立起來的基礎。

最后,王校長給老師們布置了五項作業(yè),保質(zhì)保量的完成這五項作業(yè),對老師的思想認識、業(yè)務水平的提高是很有幫助的,可能有些老師認為任務重,心里不情愿,但學校要發(fā)展,抓好教師是基礎,我想這就是王校長說的“先痛后快”的開始吧!

王校長的講話使我對會中的未來更有信心,面對會中的現(xiàn)狀,不由得想說幾句心里話。我今年39歲,12歲到會中上學,21歲到會中上班,在會中過了25年,連續(xù)工作了18年,我的青春年華都是在回中度過的,會中是我的第二故鄉(xiāng),時間讓我對會中有著無比深厚的感

情,我經(jīng)歷了會中的變遷,經(jīng)歷了會中的輝煌與低谷,會中的輝煌有我的一份貢獻,看著會中一步步走向衰落,我比誰都痛心,比誰都希望會中能重新站起來。這十幾年,會中老師主體沒變,難道僅僅因為招生競爭激烈就造成急劇下滑了嗎?我想不是的。會中要崛起,離不開內(nèi)抓常規(guī),促教改;抓管理,上質(zhì)量;外塑形象,提聲譽。梁校長帶領我們做了兩年的努力,成效顯著,需要的是加大力度,進一步深入。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在學習中提高,在交流中成長

朱老師第一個講座是“高中語文高效課堂略謀”,面對當今傳統(tǒng)的灌輸式語文課堂的效率低下,我們不得不選擇改革,追求高效的語文課堂。

高效語文課堂是以“人本”為基石,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創(chuàng)造精神、意志品格、社會責任、實踐能力為主的課堂。它是以課堂為突破口,由教學、評價、文化三大系統(tǒng)構建而成的一個全新的教育理念。它的核心理念是:相信學生、解放學生、依靠學生、發(fā)展學生。支撐這種理論最簡潔的描述是“四新”,即新教師。新課堂、新學校、新學生。我了解到高效課堂這一新理論經(jīng)歷了這樣一個成長過程:改變課堂結構?改變教學關系?改變課堂文化?改變“教室”(即讓教室成為教育實驗室)。

要追求高效課堂這一目標,必須進行教育改革,否則不可能實現(xiàn)。那么怎樣改革,怎樣才能實現(xiàn)高效課堂?朱老師給我們做了全面解

讀。要以六個條件為基礎,首先要用先進的教育理論為指導。其次是課改的促成。第三我們教師必須加強學習。第四還要深入研究的教材、學生等。第五還要不斷反思實踐。第六還要優(yōu)化策略。有了這六方面,再融入我們對教育、對學生的愛,我們將有可能達成目標。

要改革必須有方向和方法,課堂教學改革也不例外。課改的方向最終是讓受教育者更加幸福。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把孩子培養(yǎng)成普通而幸福的人。要達到這一目標需要怎么辦?我們的農(nóng)業(yè),工業(yè)的生產(chǎn)方式在這幾十年里早已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我們的教育呢?幾十年如一日,始終不變講授式的傳統(tǒng)模式,很顯然這已遠遠不適應日新月異的社會發(fā)展。那么未來的學習方式應該是什么樣的?它應是以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師生討論為主的學習方式。

新的學習方式應把“師強生弱”變?yōu)椤皫熑跎鷱姟,不是學生隨著教師走,而是教師圍著學生“轉”,真正體現(xiàn)“學本”、“生本”。 我們知道課改肯定是會有阻力的,但我們絕不可因困難而止步不前,課改貴在行動,相信,只要我們做起來,堅持下去,并不斷改進完善,成功定將屬于我們。

朱老師就高三復習系統(tǒng)談了自己的看法,極富操作性。他的做法最大的特點是細致,我們也基本是這樣做的,但不夠細致,不夠深入,我想這就是我們最大的不足。

朱老師的評課可謂是一針見血,我的收獲頗多。第一評課要善于找不足,知不足我們才能進步。第二評課要全面,既要談授課方式的不足,也要看學生評價,更要看學生活動以及學習效果。能對一節(jié)課

做出系統(tǒng)而客觀的評價,確實不易。

關于集備、教研的交流,朱老師談得很到位,整體看與會寧中學大同小異,但我從他的談話中看到了朱老師的成功之處,關鍵是兩個字“細”和“實”,即把事做細致,并落實到位,我們的制度也很好,但很多還是掛在墻上,說在嘴上。相信,只要我們堅持把朱老師這樣的專家請進來,把他們的思想留下來,把我們的腳步踏實了,我們定能成功。

通過這一次學習,我的教育思想得以開闊,認識水平得以提高,教學方法得以更新。特別是王校長的講話,句句中肯,句句振奮,這些耐人尋味且富激勵性的語言使我奮進,勇往直前,不遺余力。讓我相信,會中會在短期內(nèi)崛起,重鑄昔日之輝煌。

篇二:聽學校校長講話有感周記

6月13日、14日,在學校的組織安排下,我們有幸聆聽了全國著名校長王軍校長和江蘇教育專家龍艷文老師的教育教學講座,感受很深,先將感受總結如下。

一 學生

什么是教育?這是王校長在報告中給我們提出的一個問題。教育不僅僅是教書育人,教育就是點燃學生的心靈之火,而且使它越燒越旺!

記得去年去市里閱卷時,別的學校老師說,一中不要的學生淘汰給了二中,二中不要的學生淘汰給了金華,金華不要的學生淘汰給了會寧。當時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可是又無法反駁。在學校里,我教的雖不是普通班,但從老師們得閑談中也聽過普通班學生的種種 “劣跡”。老師們說,剛開始很氣憤也管過,但總有調(diào)皮搗蛋不服管教的學生,所以時間久了也就習以為常了。怎么教育好這些學生,是最迫切也是最棘手的問題。王校長的觀點新鮮獨特,讓我們對這個問題有了全新的認識。每個人都希望有美好的未來,教育就是把每個人心中本質(zhì)的東西點燃起來,越燒越旺,就像校長講的那樣,會中的這些學生從初中到高中都認為自己是差生,老師沒有好臉色,同學也是瞧不起,高考無望,未來一片黑暗,心中的希望之火早已經(jīng)熄滅了。當務之急是點燃學生的希望之火,并且使它越燒越旺。 怎么點?怎么燒?王軍校長給我們指出了解決問題的辦法。從今天開始,認真?zhèn)湔n,上課。從老師備課、上課行為中,從老師的一言一行中,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感受到:我是有希望的,我不能放棄自己,我可以!讓每一位學生都感受到老師是真真實實的關心著他們的,讓每一位學生感受到老師是真心地為他們付出,用我們的愛去感化學生,溫暖他們的內(nèi)心。

反思自己,我覺得自己做的還遠遠不夠,一是對學生批評的多,表揚的少。誰都愿意聽好聽話,尤其是16,17歲這個敏感的年齡段,老師一句關心?鼓勵的話,可能會給孩子的一生都提供正能量,而過多的批評也可能讓一個孩子失去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甚至失去自信。想到這個我常常感到很愧疚,感謝可愛的孩子們這一年來忍受我的壞脾氣。在今后的教學中,我一定按照王校長的要求去做,對學生多鼓勵多表揚多贊美,用心去發(fā)現(xiàn)每一個孩子身上的閃光點,讓每一個學生

在學習上都充滿自信和激情。

那些基礎差的學生,他們學的很吃力很痛苦,他們不是不想學好,可能是由于學習習慣不好或者學習方法不對,導致成績不理想。比如441班的王瑩雪同學,別的科名列前茅,就是數(shù)學差,每次考試總名次班里前十,數(shù)學單科成績倒數(shù),她是數(shù)學底子差,越差越不愛學,形成惡性循環(huán)。了解情況后我讓她每天至少問我一道題,從寒假開學到現(xiàn)在堅持了差不多半年,現(xiàn)在數(shù)學成績有明顯提高,已經(jīng)到了班里的中游靠上的水平。以前見了我就跑,現(xiàn)在主動問好,問題過程解決了他們的困惑,也拉近了師生之間的關系。以后我會給予這些同學更多的關注和幫助,讓他們重拾信心,重燃希望之火。

二 教學

6月13日上午,龍艷文老師在評課之前在黑板上寫下了四個單詞:why,what,way,width。也就是,為什么教?教什么?用什么方法教?教到什么程度?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符合一個回歸曲線,老師講到什么程度,能使學生的學最優(yōu)化?過度的講授反而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過度講授可能導致到了后面兩極分化,成績好的覺得我會了,不聽。基礎差的覺得怎么也是不會,也不聽。最終是累了自己,痛苦了學生,費時費力不討好。很多老師是:教>學,什么都教了,為什么還不會?

教與學之間該怎么平衡怎么協(xié)調(diào)?龍老師認為,首先,數(shù)學科學生沒做的,絕對不能教,因為沒有學生的切身體驗,老師的講授毫無意義。這一點,我感覺自己做的還可以。其次要講在關鍵點上,不是所有的過程都需要講。老師在講課時,要主次分明,重點突出,關鍵的要講,學生能完成的過程不要講,不要大包大攬,更不能替代學生。這點是我需要改進的。三是學生不是聽會的,而是做會的,而且越弱的學生,越不應該講。學生聽講,好像是會了,但只是淺層的模仿,只能解決表面,不能解決細節(jié)。做題時,不要怕學生犯錯,我們犯過錯之后,會對錯誤有更深刻的認識,經(jīng)歷錯誤的過程有時也是必須的。

王軍校長要求教學首要的是提高教學效率。

1 減少課堂浪費,一是時間浪費,上課學生都安靜了嗎?學生都準備好了嗎?老師準備好了嗎?如果每節(jié)課三分鐘才進入狀態(tài),十節(jié)課就是三十分鐘,相當于浪費了一節(jié),日積月累,這是多大的一個浪費啊!另外,課堂板演時,下面的學

生在做什么、要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課堂上不能沒事干,不能當觀眾。

2 教學方法對教學效率影響很大,教學內(nèi)容一樣,教法不同,效率是有很大差別的。備課不僅僅是備教材,備學生,還要備教法。教法的本質(zhì)就是學生主動性和被動性的問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讓學生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學習。新課程理念談到轉變教學方法,從傳統(tǒng)的教法到自主,合作,探究。在老師的引導下讓學生自主學習討論,自己練會是最不容易遺忘的,即使老師非常想講,也要壓一壓。如何在課堂上實施,王校長給我們提出了“三會”原則。

①學生會的千萬不要講。讓學生自主學習,不要什么都講,把孩子培養(yǎng)成“奴隸”和“奴才”,課前他們能學會的能看懂的,在課上不要講。

②教了也不會的,不要講。不要故弄玄虛,學生聽不懂,沒有效果,還浪費時間。

③學生學不會的,教了也不會的,不告訴。講課不是告訴孩子怎么做,而是啟發(fā),引導學生,讓學生自己去思考。

反思自己的教學,倍感壓力山大。說實話,總覺得現(xiàn)階段自身能力和王校長要求達到的能力是有差距的。

我現(xiàn)擔任高一440,441兩個班的數(shù)學課,(前幾年在高三任課)也許是幾年下來的教學習慣,上課時,總想把自己所有的東西一股腦都教給學生,導致進度跟著費勁,有些基礎差的學生聽起來也費勁。我知道自己的教學方法需要調(diào)整,也正在調(diào)整中。因為高一新課教學和高三復習教學是不一樣的,高一教學要循序漸進,有些知識點該“放一放”,就要放一放,見到相關的練習題了再討論探究。不可能一蹴而就,急于求成。

提高課堂效率,也是我急需解決的問題。我覺得大部分學生基礎差,一個知識點或者一個類型題需要反復練三四遍才能掌握,在課上重復較多,有些成績好的學生有怨言。其實這個重復練習的過程可以留給學生在課下完成。知識掌握牢固要反復反復再反復。我需要改進的是不是一節(jié)課內(nèi)重復三四次,應該在學生快忘記的時候再重復。聽了王校長和龍老師的講座,這兩天來我對自己的授課做了深刻的反思,提高課堂效率,是我今后重點要解決好的問題!笆谌艘贼~,不如授人以漁”,重要的是教會學生怎么做,而不僅僅是機械地重復。今后我會按照王校長的要求來教學,相信學生,讓他們主動起來,讓他們“做會”而不是“講

會”,讓他們從“學會”變成“會學”。

三 復習

6月13日下午,龍艷文老師給我們做了高三如何進行一輪復習的專題講座。 相比新課教學,復習課少了情景,多了題目;少了新鮮,多了反復;少了設計,多了講評。如何進行一輪復習,才能使效率最優(yōu)化呢?

1 知識點整理,原則是先提綱后整理。老師費力了學生就省力了,王校長也說老師手里的資料越多越好,學生手里的資料越少越好。老師須把每節(jié)的知識點整理好。與之配套的是課前訓練,選題標準是簡單,純粹,引出知識、概念,盡量不涉及解題方法。

2 題組教學,原則是先方法后選題。題組教學是一輪復習的核心。學生當堂獨立完成,教師引導學生對題組進行比較、總結、歸納,通過一組問題形成各種方法。講評原則是先做后講,先比較后提煉。題組教學要通過一組問題,形成解決一類問題的基本想法,從而使學生脫離“題!,為二輪復習提供固著點。 3 反饋練習,促進學生對知識與方法的應用,提高學生回歸基本想法的意識,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

以前高三復習,感覺有點盲目,就是按照資料做題講題,龍艷文老師的講座站位高,內(nèi)容詳盡充實,不僅為我們講了怎么編寫高三一輪復習講義,還為我們提供了一套完善可行的復習教學模式。

龍艷文老師學識淵博,風度翩翩,聽龍老師的講座如沐春風,一點也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王軍校長睿智務實創(chuàng)新,富有遠見,是專家學者型的校長,王校長的講話激情澎湃,講到了每位老師的心坎里。我相信每一位老師心里都有很大的觸動,這幾天雖然做著和平時一樣的工作,但使命感和緊迫感使自己努力做好每一件事。王校長已經(jīng)點燃了塵封在老師們心里的希望之火。我相信,如果每位老師都能按校長提出的要求,發(fā)展自己,提高自己,能把自己工作做到極致,會中的輝煌指日可待。

20年6月16日

篇三:聽學校校長講話有感周記

9月6號,在參加完令人激動的開學典禮后,我們又參加了校長鄭建龍教授為我們大一新生特別準備的“立志、求學、成才”的演講,他的演講對我而言就像一劑強力的振奮劑。使我從昏沉的假期中清醒過來,給我的大學生活指明了一條前進的方向。

首先教授給我們講的是立志。他說“我們要確立自己的奮斗標,明確自己為什么而學,為誰而學”在大學這更需要自己主動去學習的階段,一個學習目標無疑是自己人生旅途的一盞燈,能更好的指引自己朝什么方向去努力,讓自己能經(jīng)常思考為了能達到自己的學習目標自己能做什么,該如何去做,該如何做到最好。一個大的人生目標同樣也是人前進的動力,明確自己的人生目的能使自己更大的熱情投入到學習生活中,而大學生活中的小目標無疑會讓我們的大學生活變得異常的豐富多彩。

鄭教授不僅給我們指出了正確的學習方向,提出了“立長志”的學習方法,還提出了我們應該避免一些錯誤的觀點和學習態(tài)度。讓我們不至于為了“混文憑”而虛度大學,讓我們可以少碰到許多釘子。讓我們不至于被學校定的“高壓線”“電”的面目全非,讓我們打消那些想通過“取巧”而獲得的好成績的心態(tài)。

動員大會上,鄭校長向我們講述了他的求學經(jīng)歷及感悟教導我們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而且要把求學作為人生中最重要的任務。

所謂“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鄭校長的抑揚頓挫的聲音在會

場里回響,充溢著豐富而又深邃的內(nèi)涵。讓我們產(chǎn)生了很多聯(lián)想和感觸,讓我們體會到了求學至于人生的重要意義,讓我們了解到要讓生命在求學的道路上發(fā)光發(fā)熱是年輕人的天職,更讓我們明白到了求學不是年輕人的專利,老年人也需要孜孜不倦的學習。求學路上就要能吃苦耐勞并在勞苦中收獲一絲欣慰,不論刮風下雨天寒酷暑,或擠公交車,或騎自行車,都得奔向學校聽課學習,樂此不疲。

我們應該將求學升華為一種精神的追求,從而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yǎng)和精神境界。我們每一個人都會選擇一種方式來完成自己的生命行走,方式各有不同,但惟有求學才是生命行走的正道。

十年寒窗苦讀我們終于邁進了大學校門。我們可以在大學這個自由的世界里自由翱翔,展現(xiàn)自我,實現(xiàn)夢想!昂i煈{魚躍,天高任鳥飛”,在以后的大學生活中,我希望我們能在求學的道路上孜孜不倦一絲不茍的完成大學賦予我們的使命和責任。

的確,書是我們最好的朋友。同時書也是我們最好的老師。所以我們想要好好學習,首先就是要多看書。雖然網(wǎng)絡已發(fā)展到了先進水平,能給我們帶來很多豐富的知識,但是它是畢竟是以網(wǎng)絡的形式傳播的,相比之下,書會更加實在。會更加有益于我們的學習。

講到學會學習,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難,在我看來再學習中只要找到自己的學習方法,找到了學習的快樂,你就會學的很輕松,同時也不會學的比別人差,那么怎樣才能找到學習中的快樂呢?這就要充分調(diào)動我的愛好和積極性了,不必每個人都成為學習的“拼命三郎”。只要把自己“偷菜的精神”投入到學習當中去,我想這就應該沒問題

了。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學習精神??敢于懷疑,一切都是因懷疑而起。只要你多問幾個為什么,你就會發(fā)現(xiàn)。其實自己還有這么多東西不懂,敢于懷疑是你學習進步的表現(xiàn),是你愛學習的證明,是你學會學習的第一步。

學習,許多人都會,但是能真正學以致用的人,才是真正的成功者!安⿲W力行 守正拓新”是我們的校訓。其中博學講的就是要把書中的東西學到腦子中去,這是個基礎。力行講的就是要親身實踐將所學的東西真正運用到實際生活中,這才是最重要的。一代偉人鄧小平曾經(jīng)說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只有敢于實踐,我們才會發(fā)現(xiàn)問題,我們才能朝著正確的方向去努力,才能有效的解決問題。 另外,我認為在我們學習得同時,也要注重社交之類的東西。別到時候學習成績特好,一到外面就不知所向,這樣的人也不可能在社會中有所作為。加強這方面的意識,不僅要懂得社交中的禮節(jié),更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這樣別人才會更加容易發(fā)現(xiàn)你的才智。也能為你的成功搭上一座堅實的橋梁。

校長在報告中講到“我們制定自己的人生目標,一定要實際一些,要腳踏實地一些!蔽矣X得非常在理,作為一名大學生。我們將是黨和國家的接班人,我們首先要為自己制定一個合理的目標。這個目標不能太大但也不能太小。一切要以自己的實力去衡量,確立一個合理的人生目標。

大學是理想之舟揚帆遠航的離岸碼頭,既然是碼頭,我們就要在碼頭上做好各種準備工作。大學生主要是學習知識,因此我們應該充

分利用時間去學習,讓自己的腦袋中裝更多的知識,讓以后的路走的更長更遠。因此在大學期間我們應該不斷的給自己充電讓自己盡可能的掌握知識。這樣給我們以后的生活和工作會帶來很多的方便和效率。

校長18歲的時候做過工人,那時做工人都很困難,因為很多人都盯著這份工作,如果你一不留神做的不好,那么你就失去了機會。從校長的報告中我們可以學到做人一定要抓住人生的每一次機遇,常言說的好“機會總是留給又準備的人”因此在以后的人生中,我們應該抓住每一次來之不易的機會,F(xiàn)實生活中隨時隨地都充滿著機遇和挑戰(zhàn),只有我們好 好把握才能一步步接近成功。

“大學時展示自己個人能力的一個小社會,我們在展示自己的同時還應學會對自己的一切行為負責!毙iL的這句話對我的啟發(fā)很深,以前我們無論是說話還是做事都是由著自己的性子,不計后果,因此在以后的生活中,無論是說話還是做事首先應該先思考一下會不會有什么不好的影響,這樣我們才會不斷地提高自己的素質(zhì)和個人修養(yǎng),是自己更加的完美。

自動化1002班

篇四:聽學校校長講話有感周記

近日,在縣委、縣政府及教育局的統(tǒng)一安排下,我們學習了《一篇令所有中國人震撼的演講》。看著這篇震動所有中國人的演講文章,我感受到了每一個文字的激昂情緒,聽到了字里行間中發(fā)出的陣陣吼聲。正是基于“以天下興亡為已任”的思想,高校長的演講我至今讀來仍感到熱血沸騰!疤煜屡d亡,匹夫有責”,顧炎武先生這八個字激勵過多少代中國人了。而高校長在演講中將其進一步升華到“天下興亡,我的責任!薄拔ㄓ羞@個思想,我們的國家才有希望,如果人人都能主動負責,天下哪有不興盛的國家?哪有不團結的團體?”這些話讓人警醒,讓人反思,讓人振奮!對于高校長在演講中所貫穿的新的教育理念與思想,感觸非常深,F(xiàn)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談談自己的一讀后感想。

從總體上來看,高校長的治校方略基本上是儒家思想的主脈。雖然儒家思想在現(xiàn)代社會有些古老的名詞,但是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中國,在信息時代非常需要用古典的精髓來填充空虛的精神世界。這也是高校長能夠受到大多數(shù)國人認可的基石。

通過高校長的治校方略,我發(fā)現(xiàn)目前臺灣與大陸的教育理念是有很大差別的,或許高校長在臺灣可以做到的,在大陸就不能實行,這是教育體制的問題。

第一、在臺灣學校是可以開除學生的,而在大陸是絕對不允許的。大陸實行的是九年義務教育,不論什么樣的學生都不能推到校門外面去,所遵循的基本是耳濡目染的措施。潛臺詞就是“只要你在校園里,學一點知識就多一點,比放到社會上強”。相應的,教育系統(tǒng)已經(jīng)把社會看成教育的對立面,社會教育與學校教育已經(jīng)格格不入了。而學生放在校園里就可以教育好嗎?即使校園是個真空環(huán)境,那么生活在真空里的學生一旦放到世面的世界,他會不會呼吸空氣呢?

第二、在臺灣,老師是可以揍人的,而大陸是絕對不行的。當老師的現(xiàn)在最怕什么?最怕“體罰”這兩個字。在教育界都知道,做教師的考不好不要緊,犯了錯不要緊,千萬不能體罰或者變相體罰學生。一旦沾上這個邊,那可能連飯碗都保不住了。近一年,不要說體罰了,即使批評教育都要講究方式方法了,不然有一兩個想不開而跳樓的學生,那做老師的還不進了監(jiān)獄?讀到高校長的講話我們就臉紅,在臺灣,面對犯錯的學生,教師是可以“揍”學生的。不知道教育部的領導有什么感想。

前面我說過,高校長是深愛儒家思想影響的,儒家思想影響中國的兩千年間,歷史上出了許多偉大的文學家,科學家,李白、祖沖之這些人都是先生用板子打出來的。而推行新學制后,中國再也沒有出一個真正的“家”。因為老師要尊重學生,不能體罰,不能變相體罰,也不能嚴厲的批評教育。和風細雨式的教育如果管用,中國那么多監(jiān)獄還不都改成娛樂場?

第三,在臺灣學生是可以管理學生的,而在大陸這是不敢想像的。三年級的學生憑什么可以管理一年級的學生呢?我想這應該是一個尊重的問題。因為三年級的同學是學長,新入學的學生就得聽從學長的話。連學生都要尊敬,面對老師呢,當然得誠惶誠恐了。在大陸,教育的地位可以說江河日下。媒體把教育日益妖魔化,把個別案例擴大到全體,使教師的整體形象成為全國人的民罪人。沒有地位的教師,又憑什么來教育學生呢?

在高校長的講話中談到日本廣島亞運會開上,閉幕布式結束后廣場上一片紙都沒有,這里就是國民素質(zhì)的問題,而國民素質(zhì)的提高來源于教育。在日本,無論老幼,見了老師都是要行禮讓座的。日本的教師有統(tǒng)一著裝,全體國民對教師都禮遇有加。而在大陸呢,如果教師也統(tǒng)一著裝的話,有幾個好意思穿著出門?

作為一名校長,高震東無疑是成功的。但是他的成功要歸結于教育制度的保 證。沒有一個優(yōu)秀的教育制度做保證,再好的教育也沒有施展的場。我想,如果

我們的教育制度也有所改革的話,象這樣成功的人也應該是很多的。

當然,我們也要樹立這樣的意識:天下無大事,但任何小事都是大事。集小惡則成大惡;集小善則為大善。培養(yǎng)良好的敬業(yè)精神,必須要從小做起。我們要立足于本職工作,扎扎實實地做好教書育人的工作,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有的人認為:讓我管那些零零碎碎的事情是大材小用,是浪費人材,那他就錯了。如果連零零碎碎的小事情都做不好,又如何能做好大事,又如何說得上敬業(yè)?因此,我們要從小事做起,從身邊事做起,以“我的責任”來看待身邊的小事大事,只有這樣,良好的敬業(yè)精神才能慢慢建立起來,才會成為推動社會發(fā)展的一分子。

熱門推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