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蠟月,年味便一天比一天濃,煎糖、做米果,除塵、分歲,貼對聯(lián)、掛燈籠……這些都是序曲,到大年三十年夜飯那才是高潮。
煉歲守歲到天明
吃過年夜飯,家中的長輩便開始煉歲。煉歲,就是要用最硬的雜木和木炭保證灶里和火盆里的炭火一夜不熄。這是從古時先民對火的崇拜引發(fā),傳承而來,現(xiàn)引發(fā)?:香火不息,紅紅火火的寓意。一家人圍著火盆,吃著零食,談古論今,說天道地,是一年中最融洽、和諧、吉祥、平安之夜。
而守歲是年輕人的事,情投意合的青年男女,這天,會三五成群相邀相聚,或到東家,或到西家,盡情玩耍,一夜通宵到天明,長輩是不干預的。因?,這是年青人?長輩“守歲”,祝她們身體健康、長命不老。
最有意思的是正月初一,因?這天的講究最多。
男人起床下櫥房
忙了一年的女人,今天要放假。她們不掃地、不洗衣、不做飯。正月初一,松溪的習俗是男人下櫥,女人休息。其實這一天的飯、菜很間單??全家吃素(齋)。僅一飯一菜一湯即可。飯是米飯,菜是拌鮮(即用芋頭絲、韭菜、豆腐泡涼拌),湯是米湯煮菠菜。這些作料都是頭天洗凈切好的。灶里有頭夜煉歲的炭火,撥開即旺。不管多少笨手笨腳的大男人,今天也得下櫥體驗生活。不過,不管飯菜的味道如何,都會得到女人們的贊許。
全家出門走年運
大年初一,無論年老的婆婆或年輕的媳婦,都會早早的在家中客廳點燃一柱高香。然后,根據(jù)黃歷上的指導,確定吉利的方向與家人走出城門,走向郊外。一是踏青,享受大自然初春的氣息;二是到廟里上香、祈福,許下一年的心愿。然后一家上街。曰:走年運。
正月初一,當?shù)厝擞胁簧祥T(即不去別人家串門)的習俗,因此一家人都上街。松溪是個山城小縣,只要從街頭走到街尾,就一定能碰上那些出門求學、經(jīng)商或工作歸來的新朋老友,大家握手言歡,暢談別后情形,人人喜形於色,其樂融融。相互祝福:新年走新運!
忌諱忌口討吉利
?了討吉利,正月初一,松溪人忌諱生病、借債、打官司。松溪人這天不得上門討債、討飯、借東西。也不上醫(yī)院看望病人,或上公安、法院理論。如有老人作古,也不聲張,必須到初三過后,再通知親友。忌口方面,主要是不講葬話,不打罵孩子,街上人來人往熙熙攘攘,有騎車的、放鞭炮的,如果發(fā)生了碰撞,一般說聲“對不起”道個歉,回聲“沒關(guān)系”也就過去了。人們在這天都成?更加彬彬有禮的謙謙君子,社會更加和諧、融洽。
還有些忌諱的東西,如數(shù)字上的“四”和“七”,語言上的“無(沒有)”等等。
添碗添筷添福壽
松溪人過大年過三天,曰“過三天年”,這三天,不論是大的商店還是小商小販,打工的、做手藝的都休息。但只有賣碗、筷的例外。
正月初二,家家主婦相邀上街去買糕、買碗、買豆腐,稱“出材”,取高(糕)升、穩(wěn)(方言同“碗”)妥、有后(方言同“后”)之意。在新的一年里,家中添丁、添口、添福、添壽。這一天,街道兩旁的地攤一個接一個,各種餐具琳瑯滿目,確是別具一格的風景線。
冰糖蜜棗甜蜜蜜
拜年,從正月初二開始,晚輩必需上門給長輩拜年,俗稱“初一年初二客”。新年頭幾天,輩份大的老人,一般不出門,在家里等晚輩上門拜年、問安。晚輩給長輩的禮物很間單,一包冰糖、一包蜜棗,便是對長輩的敬重,預祝長輩一年生活甜甜蜜蜜。拜年,一般是一家人同時出動,丈夫帶上妻子、子女,去看望長輩。而長輩會將早就?備好的一個小紅包,一般六元、八元不等,及每人二個雞蛋回送給晚輩,祝愿新一年生活圓圓滿滿、順順利利。
而新婚夫妻拜年,就得預約了,長輩會安排晚輩中的若干對新人同時相聚,中午一定要安排新人宴席,互相認識,加深?解,曰:“請新客”。
講到傳統(tǒng)習俗,人們往往只感到有趣、好玩,并不深究。但恰恰是這些幾千年傳承下來民間的東西,給我們帶來了濃濃的年味,這是除了吃和玩之外精神上濃縮了的地方文化,是一顆咸橄?,很值得回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