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年初三的風(fēng)俗
1、安睡遲起
因為自大年三十除夕夜到初二期間大伙大多都守夜勞累,,所以到了初三這天便可以安睡遲起,好好調(diào)理調(diào)理身體,養(yǎng)足精神,以備新年里精神抖擻。
2、燒門神紙
古代的人們到了大年初三這天會把過節(jié)的松柏枝及所掛的門神等一起焚化,表示年過完了馬上要開始經(jīng)營生意了。所以有句俗諺說“燒了門神紙,個人尋生理”。
3、老鼠娶親
根據(jù)我國古代的傳說,大年初三是“老鼠娶親”的日子,所以相傳入夜后,就必須早早熄燈就寢,讓老鼠家族們舉行婚禮,并在家中各處撒鹽與米,意思是要與“老鼠分錢”。
4、谷子生日
民間以為正月初三位谷子生日,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飯。
5、小年朝
即天慶節(jié)。宋代宮廷節(jié)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傳有天書下降人間,真宗下詔書,定正月初三日為天慶節(jié),官員等休假五日。后來稱小年朝,不掃地、不乞火,不汲水,與歲朝相同。
6、羊日
正月初三是女媧造羊的日子,故稱“羊日”。在這一天里,人們不能殺羊,如果天氣好,則意味著這一年里,羊會養(yǎng)得很好,養(yǎng)羊的人家會有個好收成。
2、大年初四的風(fēng)俗
1、折籮
這一天全家在一起吃折籮(zhēluó)。 所謂折籮,就是把初一到初三剩下的飯菜合在一起的大雜燴!罢刍j”是老北京以及河北地區(qū)的一個特有名詞。
《北京土語辭典》解釋為:“酒席吃罷,剩下的菜肴,不問種類,全倒在一塊兒……也叫‘折籮菜’!边^去人們不富裕,頭天的剩菜剩飯舍不得倒,第二天“折”到一起燴食,殘羹剩飯有一種特殊的味道,有人喜食。北京郊區(qū)直到上世紀70年代末還保留著這樣的習(xí)俗:紅白喜事剩下的菜肴混雜一起由主家送給村里的各家各戶。
2、烙餅卷雞蛋
北方有句俗語:“初一餃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轉(zhuǎn),初四烙餅卷雞蛋”,大年初四,烙餅當(dāng)主角,麥香、油香、蔥香、肉香,帶著餅鐺的炙熱一起散出,冬日升起的微煙頗有騰云駕霧之感,初四烙餅炒雞蛋,小烙餅也有大美味。
餅攤雞蛋做法簡單,把面糊在餅鐺中攤成餅,受熱均勻快成型時,將攤好的雞蛋迅速倒在餅上。不過,烙餅除了面里的營養(yǎng)外,其他營養(yǎng)素都嚴重不足。即使加上雞蛋,也達不到飲食多樣化及營養(yǎng)均衡的標(biāo)準。所以,吃烙餅時,可以切幾片醬牛肉,加把豆腐絲。還可以加點菜進去,如黃瓜絲、胡蘿卜絲等。
3、粉
大年初四還有吃粉的習(xí)俗。海南粉是定安人過年必吃的東西,又細又長的粉代表老人新年更長壽更健康,年輕人事業(yè)更進一步。大年初四走在定安的集市,到處可以聽到賣粉吆喝聲。這也是海南粉集體“亮相”的時間。
4、“扔窮”
這一天全家把幾天剩下的飯菜合在一起大雜燴,打掃年貨。室內(nèi)撣塵,屋內(nèi)掃地,垃圾堆到院中準備“扔窮”。一般商店要在初四晚上宴請大小伙計,分發(fā)紅包。宴會有酒有菜,酒后慣例是吃包子。掌柜的親自夾包子,包子放誰碗中,誰就被暗示已被解雇,被辭退之人飯后自動收拾行李告辭,所以這頓便宴俗名叫“吃滾蛋包子”。
5、恭迎灶神
正月初四是女媧創(chuàng)世神話的“羊日”。在老皇歷中占羊,故常說的“三羊(陽)開泰”乃是吉祥的象征,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間的日子。年初四是諸神由天界重臨人間之時。有“送神早,接神遲”之說,所謂送神要一大清早就開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未遲。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齊備,還要焚香點燭燒金衣。老板若想將某人“炒魷魚”,此日就不請他來拜神。
6、不要出門
初四占羊,“三羊(陽)開泰”本應(yīng)吉祥,可是偏偏有人編了一個“紅羊劫”的渾話來騙人,讓大家不要出門。這些說法雖是無稽之談,但符合人們連續(xù)過節(jié)中需要有一天在家調(diào)整一下的要求。
7、接五路
本指接五路行神,后來演變成接五路財神。舊時商家春節(jié)休假后,一般都在初四晚上接請五路財神,初五開市,以圖吉利。
初四日下午三點,接五路儀式的準備工作就開始了,直到晚上九、十點鐘結(jié)束。先是擺案桌,一般用兩張八仙桌拼起來即可。頭桌是果品如廣橘、甘蔗,寓意財路廣闊,生活甜蜜;二桌是糕點,寓意高升、常青;三桌為正席,供全豬、全雞、全魚,并元寶湯等。半桌是飯、面、菜,一碗路頭飯中插一根大蔥,蔥管內(nèi)插一株千年紅,寓意興沖沖、年年紅。第三桌上的酒菜須等接上五路財神后方可奉上。大家滿懷發(fā)財?shù)南M,但愿財神爺能把金銀財寶帶來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發(fā)大富。
接五路須主人帶上香燭分別到東、西、南、北、中五個方向的財神堂去請接,每接來一路財神,就在門前燃放一串百子炮。全部接完后,主人和伙計依次向財神禮拜,拜后將原供桌上的馬幛火化,表示恭送財神。儀式才算是結(jié)束了。
正月初四子夜,備好祭牲、糕果、香燭等物,并鳴鑼擊鼓焚香禮拜,虔誠恭恭敬財神。初五日俗傳是財神誕辰,為爭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搶路頭”,又稱 “接財神”。凡接財神須供羊頭與鯉魚,供羊頭有“吉祥”之意,供鯉魚是圖“魚”與“余”諧音,討個吉利。人們深信只要能夠得到財神顯靈,便可發(fā)財致富。因此,每到過年,人們都在正月初五零時零分,打開大門和窗戶,燃香放爆竹,點煙花,向財神表示歡迎。接過財神,大家還要吃路頭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滿懷發(fā)財?shù)南M,但愿財神爺能把金銀財寶帶來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發(fā)大富。民國時,各商店于年初四午夜至初五凌晨敞開店門,燈燭輝煌,盛設(shè)供壇,接“財神”,并蜂擁去財神廟“換元寶”。
8、綁火神
北方有些農(nóng)村風(fēng)俗,綁火神,用玉米;螓湽驮诠髯由,點燃后從自己家送到河里去,代表一年家里無火災(zāi)。
3、大年初三初四吃什么
大年初三被稱為是谷子生日,漢族民間有忌食米飯的習(xí)俗,這樣來年能得大豐收。老習(xí)俗里這天也叫“掃帚日”,因為這天老百姓可以進行大掃除,把大年初一、初二這兩天的垃圾清理掉,在打掃房子的時候還要從外往里掃,表示聚財?shù)囊馑肌?/p>
飲食上大年初三也有講究,比如大年初一吃餃子,初二吃面,初三的盒子往家轉(zhuǎn)。說明大年初三要吃盒子,盒子寓意和和美美,這里的轉(zhuǎn)諧音“賺”,寓意這天吃了盒子之后,新年生意興隆賺得多。這里的盒子是一種面食,面皮包著夾餡,折角做成盒子形狀,煎熟就可以吃了。
正月初三,也有很多地方有吃“菜包飯”的習(xí)俗,每年的大年初三,家家戶戶都會備上一頓“菜包飯”。菜里包著很豐盛的米飯,里面放玉米,胡蘿卜,青豆等食材,寓意是金銀財寶,寓意新年財源廣進,生意興隆。
那么在正月初四有什么習(xí)俗呢?正月初四這天要吃“折籮”,“折籮”的意思就是把前幾天吃剩的菜全部倒在一起燴食,有勤儉節(jié)約之意,寓意來年勤勞工作,這也是老一輩的節(jié)儉美德。
(1).大年初三有什么講究 大年初三的風(fēng)俗
(2).大年初三的風(fēng)俗是什么 各地大年初三的習(xí)俗
年初四在老皇歷中占羊,故常說的“三羊(陽)開泰”乃是吉祥的象征,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間的日子。這一天灶王爺要點查戶口,所以家家戶戶都要守在家里,準備水果酒菜,焚香點燭并施放鞭炮,以示恭迎,所以不宜遠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