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額彩禮成父母之痛民俗專家指出攀比之風有傷文明
不算房子和金飾等花銷,僅結婚彩禮就達20多萬元。譙城區(qū)大楊鎮(zhèn)的劉先生今年春節(jié)為給兒子娶親,欠下了十多萬元債務。
這種現象在我市農村十分普遍。新郎和新娘有情人終成眷屬,本是件美好的事情。但,愈來愈沉重的彩禮,卻讓這種美好嚴重變了味,成為不少家庭不可承受之痛。
網絡圖片
兒子娶親 父母背債
年前臘月二十八,譙城區(qū)大楊鎮(zhèn)的劉先生剛為兒子辦了一場盛大婚禮。兒子成家、新人進門,按理說應是一件高興的事,可劉先生卻喜憂參半。
“高興是高興,想想欠下的十多萬元債,也愁啊!”劉先生說,兒子結婚不算房子,花了近30萬元,辛辛苦苦半輩子的積蓄全搭進去不說,還欠了一屁股債,他把當前的心思都放在了如何掙錢還債上。
結婚的巨大開銷源于高價彩禮。據劉先生介紹,婚前,女方家索要了20多萬元的彩禮,又買了好幾萬元的金飾等物品。而在當地,這個數額并不罕見,沒錢,很難娶到媳婦。劉先生說,他有個侄子也是剛結婚,彩禮比他家還多,提起此事,父母也愁得不行。
據了解,在譙城區(qū)沙土鎮(zhèn)、古城鎮(zhèn)、立德鎮(zhèn)、龍揚鎮(zhèn)等許多鄉(xiāng)鎮(zhèn),有不少年輕人選擇今年結婚,結婚彩禮都在10萬元以上。按當地習俗,不少新人婚前就約定好,婚前的全部債務由男方父母償還。很多父母為給兒子娶親,只能背上巨額債務。
彩禮多少 要看情況
小蔣是譙城區(qū)立德鎮(zhèn)人,2015年上半年經媒人介紹與鄰村女孩相識相戀,并于今年正月初八舉行了婚禮。據知情者介紹,他的結婚彩禮為17萬元。幾次見面后,雙方確定沒有什么意見,先拿6萬元“壓福”錢;相處一段時間后,媒人去女方家“要好”(定結婚的好日子),再拿9萬元“傳福”錢;結婚當天,新娘子上車前,再封2萬元上轎禮。
而該鎮(zhèn)的蔣馬莊、五里程等村莊今年也有年輕人結婚。但他們的結婚彩禮因情況不同而出現了10萬、15萬、18萬等不同的檔次。
“彩禮多少根據情況來定,如果男孩自然條件差些、兄弟多些,女方索要的彩禮就會多些。”立德鎮(zhèn)一位戴老師說,小蔣因為是兄弟兩個,所以彩禮稍多一點。不過,也有一個怪現象,男方家里越窮,彩禮越重,富裕的家庭反而“隨意”,可能是女方擔心因彩禮之事攪黃了婚事吧!
彩禮上的差別,大楊鎮(zhèn)的劉先生也深有體會。正因他家也是倆兒子,所以比普通人家多了幾萬元。
攀比之下 有傷文明
記者采訪中發(fā)現,一些女孩的父母會把彩禮的多少,當成自家女兒的身價,甚至當成炫耀的資本,這在無形之中形成了攀比風氣。
民俗專家李紹義介紹,作為一種延續(xù)了幾千年的農村習俗,男方在訂婚時,送給女方適當的彩禮,象征著雙方初訂婚約。只不過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彩禮漸漸變味了,以前的“農具”、“四大件”(桌、椅、床、柜)、“三轉一響”(自行車、縫紉機、手表、收音機)等陪嫁彩禮成為歷史,從80年代后期,結婚彩禮逐漸向金錢和貴重物品過渡,數額越來越多,價值也越來越大。
“歸根結底,還是攀比的結果,一個村里,只要有一家出現了高價彩禮,就會有下一家比這還高!崩罱B義說,高價彩禮已成為不少家庭不可承受之重,嚴重有傷社會文明風氣,這與傳統(tǒng)民俗的初衷是相違背的,想要改變這種錯誤的觀念還需要更多的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