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習(xí)俗大全之掛燈籠

思而思學(xué)網(wǎng)

除夕習(xí)俗之掛燈籠

燈籠
中國的燈籠又統(tǒng)稱為燈彩,漢族傳統(tǒng)工藝品,起源于18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每年的農(nóng)歷春節(jié),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前后,人們都掛起象征團(tuán)圓意義的紅燈籠,來營造一種吉利喜慶的氛圍。后來燈籠就成了中國人喜慶的象征。經(jīng)過歷代燈彩藝人的繼承和發(fā)展,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品種和高超的工藝水平。從種類上有:宮燈、紗燈、吊燈等等。從造型上分,有人物、山水、花鳥、龍鳳、魚蟲等等,除此之外還有專供人們賞玩的走馬燈。

詞語釋義
燈 籠
【基本解釋】
[Lantern] 照明用具,有透明的罩防風(fēng),通常有支架或提手。
詳細(xì)解釋
一種籠狀燈具。其外層多以細(xì)篾或鐵絲等 制骨架,而蒙以紙或紗類等透明物,內(nèi)燃燈燭。供照明、裝飾或玩賞。
《宋書?武帝紀(jì)下》:“?頭有土鄣、壁上掛葛燈籠!
元武漢臣 《生金閣》第三折:“思而學(xué)的我的燈籠剛到門就滅了,那里討火燒他?”
《說岳全傳》第十一回:“又一個走堂的小二,拿著一盞燈籠,高高的擎起送考!
巴金《寒夜》一:“兩個燈籠紅亮亮地掛在球竿上!



燈籠簡介
中國的燈籠綜合了:繪畫藝術(shù)、剪紙、紙扎、刺縫等工藝,在中國古代制作的燈彩中,以宮燈和紗燈最為著名。 燈籠與中國人生活息息相連,廟宇中、客廳里,處處都有燈籠。仔細(xì)推算,中國有燈是秦漢以后的事,有紙燈籠又是在東漢紙發(fā)明之后。 中國的燈籠,不僅是用以照明,它往往也是一種象徵,吳敦厚說,他以前做新娘燈(即宮燈)就代表婚禮喜慶;竹篾燈則告示這是喪葬場合;傘燈(字姓燈),因「燈」與「丁」語音相同,意味著人丁興旺。所以,過去每家都有字姓燈,懸掛在屋檐下和客廳中。今天迎神賽會上,神明的陣頭前仍有兩盞大燈籠,就是這種習(xí)俗的延續(xù)。
不過,燈籠最讓人遐思、期盼恐怕還是元宵節(jié)的花燈了。元宵觀燈的習(xí)俗起源于漢朝初年,唐開元年間,為了慶祝國泰民安,乃扎結(jié)花燈,藉著閃爍不定的燈光,象徵「彩龍兆祥,民阜國強」,花燈風(fēng)氣至此廣為流行。明朱元璋建都南京時,更于秦淮河上燃放水燈萬支;永樂朝在午門大立?山燈柱,又在華門外設(shè)「燈市」,使得北平尚有「燈市口」街道。民國后,花燈之舉雖仍在,但平淡了許多,幸虧如今因著中國熱,燈籠又逐漸在居家裝飾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是燈籠的材料,有的由原來的紙、竹子,變成布、塑膠、鐵線,而且燈籠的形狀和顏色與傳統(tǒng)也大不相同。
除了照明以外,燈籠還有其他意義。每年正月私塾(古代的學(xué)校)開學(xué)時,家長會為子女準(zhǔn)備一盞燈籠,由老師點亮,象徵學(xué)生的前途一片光明,稱為「開燈」。后來就由此演變成元宵節(jié)提燈籠的習(xí)俗。由于字音和「添丁」相近,所以燈籠也用來祈求生子。到了日據(jù)時代,愛國志士們在燈籠上繪制民間故事,教導(dǎo)子孫認(rèn)識自己的文化,所以又具有薪火相傳的意義。

傳說
傳說姜子牙封完神后,自已卻沒有什么司職,只有某位神仙出游時給打替班。大年三十眾神都?xì)w位,姜子牙卻沒有地方可去,百姓見他可憐,就在高桿頭點一盞燈,讓他在燈下蹲上一夜。久而久之就形成點燈籠的習(xí)俗。

燈籠由來
燈籠,乃是古時燈具的一種,早在西元八世紀(jì)的唐朝就有記載使用燈籠的起由。中國有燈是秦漢以后的事,有紙燈籠又可能是在東漢紙發(fā)明之后。元宵觀燈的習(xí)俗起源于漢朝初年,但也有相傳唐明皇于元宵節(jié)在上陽宮大陳燈影,是為了慶祝國泰民安,才扎結(jié)花燈,借著閃爍不定的燈光,象征著“彩龍兆祥,民富國強”,花燈的風(fēng)氣至今仍還廣為流行。
關(guān)于打燈籠的由來有很多種說法,流傳較廣的一個說法是:元宵節(jié)打燈籠的習(xí)俗始于東漢時期,東漢明帝劉莊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里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后這種佛教禮儀節(jié)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jié)日。該節(jié)經(jīng)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fā)展過程。唐開元年間,為了慶祝國泰民安,人們扎結(jié)花燈,借著閃爍不定的燈光,象征“彩龍兆祥,民阜國強”,花燈風(fēng)氣從此廣為流行。
關(guān)于打燈籠的由來,民間還有一種有趣的說法。傳說在很久以前,兇禽猛獸很多,四處傷害人和牲畜,人們就組織起來去打它們,有一只神鳥因為迷路而降落人間,卻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傳旨下令,讓天兵于正月十五到人間放火,把人間的人畜財產(chǎn)通通燒光。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偷偷來到人間,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人們。一個聰明人想出個法子,他讓大家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這3天都在家里張燈結(jié)彩、點響爆竹、燃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天兵已經(jīng)放過火了。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發(fā)覺人間一片紅光,響聲震天,連續(xù)3個夜晚都是如此,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而作罷。為了紀(jì)念這次成功,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掛燈籠,來紀(jì)念這個日子。
還有一種說法:清代雍正年間河北省有一個老漢,此人心靈手巧,酷愛民間工藝,有一套做燈籠的手藝,每到年節(jié),他都要做幾對鮮艷奪目的燈籠掛在自家的門前,為新春佳節(jié)增添了祥和、喜慶的氣氛,每年都吸引眾街坊鄰居圍觀欣賞。有一年老漢做了幾對燈籠到藁城集上來賣,恰巧被游集散心的縣太爺看見了,便把所有燈籠都買下,掛在府邸整日觀賞。燈籠做工別致,富麗堂皇,縣太爺視為珍品,愛不釋手。這年又到向皇上進(jìn)貢日期,縣太爺正苦思冥想送什么物品來取悅皇上,有人指點他送幾對燈籠試試。縣太爺雖有點舍不得,但為討好皇上只得忍痛割愛。果然,皇上一眼看中,龍顏大悅,重賞藁城知縣,并把燈籠定為貢品。后來皇宮內(nèi)外到處掛上了這大紅的屯頭燈籠。河北燈籠被定為貢品取名貢燈,成為皇宮專用品,后來人們把“貢”字換作“宮”字,就成了現(xiàn)在的“宮燈“。

各地?zé)艋\
泉州式燈籠
一般編織反州式燈龐都以質(zhì)地堅韌,有彈性的桂竹及麻籬二種為主要材料。
制作過程為:
(一) 將竹子放在蒸氣室內(nèi)加熱的半小時,然后取出,置陰涼處晾干,但不得過分干燥,也不能放在強光下曝曬。
(二) 用竹刨刨去牛面粗糙的表皮。
(三) 裁取竹條所需的長度;這種得依燈籠大小而定。
(四) 編織方法以交叉方式完成燈架。
(五) 燈架中間,扎數(shù)圈竹圈于燈壁上亦可。
(六) 糊(裱)燈籠,先裱糊棉紗布,再黏貼二層做燈籠用的單光紙。(如沒有單光紙,細(xì)棉紙亦可。)裱糊棉紗布得先將稀釋的漿糊,均勻的平刷在骨架表面,再將剪好的紗布輕附在燈架上,再用刷子沾漿糊刷平,這里需要注意,刷平漿糊的刷子必須是干凈的刷子方可,否則,燈面將是一片臟亂。同時,裱糊的紙也必須糊的沒有接縫才算真正的裱糊完成。
(七) 將燈籠放在陰涼通風(fēng)處晾干。
(八) 彩繪。彩繪以個人所需圖案彩繪,如人物、八仙、花鳥、仕女等。
(九) 彩繪后,依情況來決定是否書寫文字。等文字、圖案完全干后,再上一層桐油,然后待桐油陰干,燈籠就大功告成。

福州式燈籠 福州式燈籠-又稱為傘燈
桂竹:是臺灣種植最普遍的一種竹子。質(zhì)感堅硬有彈性,適合作釣竿、掃帚等器具。
竹篾:將桂竹劈成竹條,稱為「竹篾」。在竹篾上下兩端打洞,并用鐵絲穿起來。
竹頭:在桂竹的竹節(jié)上,刻出凹槽,用粗鐵絲固定,成為竹燈籠的頭部和底部。
作法:
1.將穿好鐵絲的竹篾,安裝在竹頭臺座上。
2.一根竹篾安裝在一格凹槽上,最后再用鐵絲綁竹頭,成為竹架。
3.頂住地面,將竹架慢慢往下?lián)伍_,直到變成筒型為止。
4.用手壓折竹篾,調(diào)整燈籠的形狀、彎度和竹篾間的距離。
5.在燈籠上端綁上棉線,以固定竹篾。
6.在竹篾上鋪白色紗布,用漿糊固定。
7.等紗布干了,再涂上洋菜膠。
8.陰干后,筒型傘燈就成型了。
9.接著描圖、上彩。一般而言,字是朱紅色,圖則是八仙過海、福祿壽三星等吉祥畫。
10.最后在竹頭上安裝底座,修飾一下,就完成了。

藁城式燈籠 藁城燈籠又被稱為宮燈
工藝的藁城宮燈主要以鋼絲為骨架,塑料成型的上下座,和空心鐵桿為支撐,顏色絢麗的布料為主要原料手工制作完成。
1.將特制的鋼絲上下兩頭插入上下兩個塑料座多個小孔內(nèi),骨架初見雛形。
2.將兩根鐵桿穿入剛做好的骨架上下兩個塑料座的兩個大孔內(nèi),尺寸合適后用氣釘槍固定一端的鐵桿與塑料座,骨架制作完成。
3.將布料裁剪成類似長橢圓形的布片,將布片繡花、燙金或者彩印出象征吉祥如意的圖案,再將幾個片布的邊緣用縫紉機扎好,這樣燈籠套就完成了。
4.將燈籠套套入骨架,再把骨架向下壓,聽到“咔”的一聲,說明燈座已經(jīng)被鐵桿的鐵銷卡住了,此時把燈籠套上每片布片拼接起來的縫推到鋼絲上,把所有的鋼絲按一樣的距離撥整齊,宮燈已經(jīng)初見原型了。
5.把剛支起來的宮燈躺在支架上用手工操作的金條機在布料上每根鋼絲上履上帶有白乳膠的金條,然后晾干。
6.金條晾干后接著在燈籠的上下座的周圍貼上金色祥云圖案(當(dāng)?shù)厝怂追Q云子),然后晾干。
7.燈籠晾干后用鉗子將燈桿上的鐵銷按下,燈籠就合起來了。在燈座與燈籠套交接的地方再纏上一圈金色膠帶,燈籠制作完成。
8.做好的燈籠可以直接在下座上粘上黃色排須就是一個較完整的宮燈了,也可在上下的燈座上配上大圈,上圈貼金色鐳射膠帶,下圈帶上一圈繡球,這樣做的宮燈更加的美觀。
9.最后再把掛燈籠的鐵絲按在燈桿的最頂端,一個漂亮的宮燈就完成了。

LED燈籠
LED燈籠現(xiàn)已開發(fā)出發(fā)光龍支架籠中籠、發(fā)光Q型龍支架燈籠、龍型發(fā)光支架配小燈籠等十多個系列,八十多種款式的燈籠,制作各式LED燈籠,及各種特大型LED燈籠。

紅喜紅燈籠
紅喜紅燈籠是一種組裝燈籠,燈籠采用環(huán)保PP片材制作而成,款式多變,目前有冬瓜型、宮燈型、花瓶型、圓形、方型、春字型等8大系列,十幾款大小燈籠!
從種類上有:宮燈、紗燈、吊燈等等。
從造型上分,有人物、山水、花鳥、龍鳳、魚蟲等等
除此之外還有專供人們賞玩的走馬燈。中國的燈彩綜合了繪畫藝術(shù)、剪紙、紙扎、刺縫等工藝,
在中國古代制作的燈彩中,以宮燈和紗燈最為著名。
除了照明以外,燈籠還有其他意義。

字姓燈
燈的一面是姓氏,另一面是祖先曾經(jīng)擔(dān)任過的官名。如姓「謝」是太子少保,姓「鄭」是延平邵王等。

吉祥燈
燈的一面是姓氏或神的名字,另一面是八仙(呂洞賓、何仙姑等)、福祿壽三星等吉祥圖案。
一般型和字型燈、吉祥燈一樣,一面是姓氏、神的名字或吉祥話,另一面是吉祥圖案。
官燈燈上所繪的字和圖,與一般燈相同,不過底是黑色,字是金色。到皇帝御賜,才能懸掛這種燈籠。
春節(jié)的喜慶還掛在心頭,元宵的喜氣又攀上眉梢。春節(jié)那紅窗花、大福字、彩球、鈴鐺、幸運星散發(fā)的喜慶吉祥氣息還在不斷的彌散,元宵的大紅燈籠就又要高高地掛起來啦!家被濃郁的喜慶氣氛擁抱著,盞盞姿色各異的花燈將新年的喜悅再次點燃,幸福就成了您餐桌上的家常便飯。
燈籠上七彩的繪畫不僅能制造出色彩絢麗的視覺效果,還往往寄寓著人們對生活的良好祝愿。在燈光的照射下,燈籠畫的繽紛色彩就如孔雀開屏一般溢滿廳堂,房間里彌幻的顏色營造出夢一般的境界,這已足夠你在這一特殊的中國情人節(jié)里消受了。更別說各種繪畫的絕妙寓意帶給心靈的極度舒暢的情懷。 通常來講,元宵燈籠的繪畫有兩種:一種是利用已有的畫,在燈籠骨架做好后裱糊上去;另一種是將素紙直接貼到燈籠的骨架上,再進(jìn)行彩繪。后一種是很高難的技藝,并且由于是做好后再畫,圖案的清晰與舒張程度效果較好。相對而言,前一種更適宜于在方型(包括四方、六面等帶有幾何平面的)燈籠上適用,后一種則普遍適用于各式燈籠。 就燈籠畫圖案而言,元宵燈籠特別注意圖案本身的寓意。傳統(tǒng)的圖案有龍、鳳、虎、松鶴、花鳥、財神、如意童子、招財進(jìn)寶等。在猴年,燈籠上也就呈現(xiàn)出山羊、綿羊等種類不同,色彩各異的羊兒,這些都預(yù)示著新年伊始的如意吉祥,財源廣進(jìn)等絕好意頭,在佳節(jié)時期展望新年新氣象,心頭喜悅由此而生。 另外,不同年齡和不同的房間燈籠繪畫的挑選也有所分別?蛷d與門廊適宜掛比較傳統(tǒng)圖案的“中規(guī)中矩”的燈籠,老人房則適宜挑選與其興致和生活背景相關(guān)的燈籠,兒童房當(dāng)然就要以最簡單的方式表現(xiàn)出最活潑畫面的燈籠了。其實,兒童房的燈籠畫面完全可以讓小朋友自己動手,畫個可愛的小動物、中意的“卡通使者”,或是頗有童趣地涂成“抽象畫派”,都能讓房間增色不少。

書法燈籠
如果說繪畫更多是元宵燈籠的形象,書法則是燈籠精神風(fēng)骨的載體。將人們對新年的祈望最直接地寫在燈籠上面。千百年來人們思想與生活的載體???文字的魅力再一次覓得舒張的空間,濃郁的文化積淀此刻得到愉悅的釋放,居家的人們就每日讀著這些美好的祝愿,幸福而有所追求地活著。 與燈籠繪畫一樣,書法也分直接書寫和間接裱糊兩種。但與繪畫不同的是,由于圓球形或異形燈籠做成后的書寫十分困難,一般適用已有的書法比較多,而方形與圓柱形燈籠的書寫就容易多了,在上面可隨心所欲地寫下自己對新年的絕美憧憬。沒必要在意自己是否是揮灑傳神的書法家,所有需要的就是放松心情,將最自然的字體“克隆”到燈籠上就可以了。 那么,燈籠上到底都有些什么字呢?比較傳統(tǒng)的有“!、“吉祥”、“太平盛世”、“五谷豐登”等等,而由于是猴年,所以“三羊開泰”等美好祝福也映然紙上。當(dāng)然,門庭的燈籠還可寫上自己心水的對聯(lián),臥房的燈籠不忘寫上自己的格言,或是深情地寫上自己愛侶的昵稱等,再不就來一首自己與愛侶姓名等的“藏頭露尾”詩也別有一番情致。其實,燈籠上的書法字體還另有一翻講究,一般來說,隸書、行楷的燈籠比較適合掛在廳堂,行書、草書則適宜在臥房燈籠上使用,而一個個歡呼雀躍的美術(shù)字則用在兒童房里最為得當(dāng)。

剪紙燈籠
剪紙是中國最為流行的民間藝術(shù)之一,特別是在東北,春節(jié)時家家戶戶都要貼剪紙。今天,剪紙更多地是用于裝飾,所以廣東人也不妨借來用用。剪紙可用于點綴墻壁、門窗、房柱、鏡子等,也可用來點綴燈籠。 燈籠的剪紙一般有兩種方法:剪刀剪和刀剪。剪刀剪是借助于剪刀,剪完后再把幾張(一般不超過8張)剪紙粘貼起來,最后再用鋒利的剪刀對圖案進(jìn)行加工。刀剪則是先把紙張折成數(shù)迭,放在由灰和動物脂肪組成的松軟的混和體上,然后用小刀慢慢刻劃。剪紙藝人一般是豎直握刀,根據(jù)一定的模型將紙加工成所要的圖案。和剪刀相比,刀剪的一個優(yōu)勢就是一次可以加工成多個剪紙圖案。 元宵的剪紙燈籠常見的有三類內(nèi)容:一類是以圖案為主的。如剪五谷蜜蜂貼上燈籠,代表“五谷豐登(燈)”;剪喜鵲梅花裱飾燈上,稱為“喜鵲登(燈)梅”;剪五個娃娃則寓意“五子登(燈)科”。另一類則是以文字為主的。這和前面提到的燈籠上的書法中的文字比較一致。再有就是圖案與文字融為一體的,將圖案的形象思維與文字的理性思維相結(jié)合,自然就成為元宵家中一道獨有的風(fēng)景。
制作方法
制作骨架
紙燈籠比較簡單的形狀是立方體或圓柱體,最好選用可以彎曲的竹枝或竹皮搭成框架,銜接的地方用細(xì)線綁緊。如果不好找,細(xì)長條狀的硬紙板和燒烤用的竹簽也可以,結(jié)實程度和柔韌性會有所欠缺,但擺在室內(nèi)也是很不錯的裝潢。
制作燈身
在文房四寶店買幾張白色、紅色的普通宣紙或者灑金宣紙,裁成符合燈籠骨架的長寬,就可以自行設(shè)計圖案了。書法、繪畫、剪紙,都可以在小小的燈籠上一展風(fēng)采。糊好后,還可以用窄條的仿綾紙上下鑲邊,看起來更為雅致,很像古式的宮燈。如果不太擅長書畫,有一個簡單的辦法可供參考
用一張薄紙在字帖上描下想要的字樣,再將這張薄紙和深紅色宣紙重疊在一起,用單刃刀片將字跡挖掉。拿掉薄紙,紅宣紙上就出現(xiàn)了鏤空的字跡。用白色宣紙做燈身,紅宣紙糊在里面,燭光或燈光從鏤空處映射出來,效果相當(dāng)漂亮。
制作光源
如果放在室內(nèi),只需要在燈籠里點一根普通蠟燭;如果想提著出去,最好用燈泡和電池做一個簡單電路。
材料:卡紙、介紙刀、直尺、鉛筆、雙面膠、線繩。
步驟:1、準(zhǔn)備一張長方形的紅色卡紙(我是用一張過期的舊月歷卡) 自己做的漂亮的小燈籠。
2、將卡紙兩邊各留出0.5~1.0cm,按等分劃好若干條平行線,然后用介紙刀切開。
3、卷一下使卡紙呈弧形。
4、對貼,邊角料剪成細(xì)條作穗,再貼上線繩,自己做的漂亮的小燈籠。
5、漂亮的小燈籠就做好了

熱門推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