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的傳統(tǒng)文化有哪些(附傳統(tǒng)習俗和元素)

思而思學網

文化都是人們創(chuàng)造的產物,民間文化它立足于民眾生產、生活的具體背景,以一種通俗的方式呈現出來,是人們自發(fā)的娛樂型文化。中國歷史文化悠久,流傳至今。天津的傳統(tǒng)文化有哪些?一起來天津傳統(tǒng)習俗和元素中看看。

一、天津的傳統(tǒng)文化有哪些

1、天津時調

天津時調是天津曲藝中最有代表性的曲種之一,主要流傳于天津市。

天津時調源于明清小曲,清末民初形成并流傳于天津城區(qū),以天津方言語音演唱。天津時調的表演形式為一人或兩人執(zhí)節(jié)子板站唱,另有人操大三弦和四胡等伴奏。天津時調曲調非常豐富,包含許多天津地方民歌小調和外地流入天津的曲調。

2、天津快板

天津快板是一種傳統(tǒng)說唱藝術。上世紀50年代形成,是天津業(yè)余演員改革、發(fā)展天津時調“大數子”的結果:去掉了“大數子”的前兩句“靠山調”慢板,豐富了伴奏音樂。演出時,演員手持節(jié)子板數敘,唱調幾言皆可,上、下句子要求對仗,對尾字的要求押韻即可,全篇既可一轍到底,也可用花轍。自由活潑,頗富韻律。伴奏樂器為大三弦和揚琴等。

3、京東大鼓

京東大鼓是一種采用京東方音說唱表演的曲藝鼓書暨鼓曲形式。主要流行于河北廊坊、承德、保定、唐山、北京懷柔和天津寶坻一帶。

京東大鼓約形成于清代中葉,在不同時期和不同地方有過不同的稱謂,如京東怯大鼓、樂亭調、平谷調大鼓、平谷調等。表演時一人站唱,左手敲板,右手擊鼓為節(jié),旁有樂師伴奏。京東大鼓經典劇目主要有《王婆罵雞》《耗子告貓》《大八義》《小八義》等。

天津的建筑:

1、古代建筑

天津是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截至2016年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5處,包括獨樂寺、大沽口炮臺、望海樓教堂、義和團呂祖堂壇口遺址等。

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黃崖關古長城,有各種造型的烽火臺20多座,盤旋于群山峻嶺之中,四周風景優(yōu)美如畫。

全市現有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13處,區(qū)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0多處。著名的有天后宮、玉皇閣、文廟、天主教堂、清真大寺、大悲禪院、廣東會館,以及周恩來青年時代在津革命活動舊址等。

2、近代建筑

天津素有萬國建筑博覽會之稱,城市建筑獨具特色,既有雕梁畫棟、典雅樸實的古建筑,又有眾多新穎別致的西洋建筑。有英國的中古式、德國的哥特式、法國的羅曼式、俄國的古典式、希臘的雅典式、日本的帝冠式等,通常把這些外國建筑稱為“小洋樓”。

二、天津的簡介

天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首批沿海開放城市,全國先進制造研發(fā)基地、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qū)、金融創(chuàng)新運營示范區(qū)、改革開放先行區(qū)。天津簡稱津,意為天子經過的渡口,別名津沽、津門等。天津始于隋朝大運河的開通。在南運河和北運河的交匯處、現在的金鋼橋三岔河口地方,史稱“三會?凇,是天津最早的發(fā)祥地。唐朝中葉以后,天津成為南方糧、綢北運的水陸碼頭。金代在直沽設“直沽寨”,元朝設“海津鎮(zhèn)”,是軍事重鎮(zhèn)和漕糧轉運中心。明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朱棣率兵經直沽渡河南下奪取政權,1403年改元永樂。天津作為軍事重地,于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正式設衛(wèi),翌年設天津左衛(wèi),轉年又增設天津右衛(wèi)。清順治九年(公元1652年)三衛(wèi)合一,歸并于天津衛(wèi)。從明朝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正式建衛(wèi)到公元2018年,天津建城已有614周年。1860年天津被辟為通商口岸后,西方列強紛紛在天津設立租界,天津成為中國北方開放的前沿和近代中國洋務運動的基地。軍事近代化以及鐵路、電報、電話、郵政、采礦、近代教育、司法等方面建設,均開全國之先河,天津成為當時中國第二大工商業(yè)城市和北方最大的金融商貿中心。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天津作為直轄市,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yè)全面發(fā)展,進一步鞏固了中國重要綜合性工業(yè)基地和商貿中心地位。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天津沿海港口城市優(yōu)勢不斷增強,對外交流日益廣泛,各項事業(yè)蓬勃發(fā)展!笆濉睍r期,天津經濟社會發(fā)展取得重大成就,全市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2.4%。天津在2018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排名第8位。

三、天津傳統(tǒng)文化相關文章分享

(1)、天津授牌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校

熱門推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