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藤
(1)翻下來,騰挪上去,再翻下來,再騰挪上去,就像臨產前的巨蟒,痛苦地不知如何擺放自己的身體;又似臺風中的巨浪,狂躁不安地疊起萬般花樣。
(2)這 該是多少藤的糾纏!洋洋灑灑不知多少輪回?芍魅苏f這只是一棵藤時,我吃驚了。怎么能是一棵藤呢?但它確實是一棵藤,一棵獨立的藤,學名叫“白花魚藤”,屬稀有的物種。
(3)好美的名字,有色有形,詩意盎然。這棵藤距離何仙姑家廟不遠,說它沾了何仙姑的仙氣,或何仙姑沾了它的仙氣也未可知。
(4)我敬慕地站立著,品讀著這棵意象萬千的古藤。它一定受過無盡的苦痛:風雨剝蝕過它,雷電轟擊過它,戰(zhàn)火遭歷過它。它依附的大樹,長大,長高,長老,直到一個夜晚轟然倒塌。那傷感的聲音,把一棵古藤的后 半生弄得不知所措,F(xiàn)在那棵樹只剩下一段冒出地表的枯樹樁。藤,身子一半已朽,一些枝條亂于風中;佋旅,要么死亡,要么活著。
(5)無有依托就不再存有想法,就像失去娘的孩子,自己為自己估樁,自己為自己相繞,直立而起,倒下,再直立。藤留下堅毅、痛苦、掙扎的過程。1300年風霜雨雪,把它變成根,變成樹,變成精。
(6)藤,木熱典范、水土的凝鑄、生命的闡述,像不羈的狂草,有重筆的輕染,有淋漓的汁點。
(7)因也就想到,一位90高齡書家出席一個領會,有人上前攙扶說,您老氣色不錯啊。老人說,色沒有了,氣還有。而看這藤,乃真氣色。據悉,藤依然6月開花如瑞雪,而后還結果,花開季節(jié),芬芳遍地,香氣襲人。那該是多么迷人的意境。
(8)人其實同藤一樣,從一點點爬起,活得不知有多艱難。要依靠親人,依靠師長,依靠領導,依靠社會。要學著做人,學著生活,學著應付,學著面對。
(9)見過一些社會底層的老人,這些人多是農家人,田間里辛勞一生,慢慢地累彎了腰,在墻角路邊聊度余生,那腰也就更像一棵藤。我還在醫(yī)院里看到一個老態(tài)女子,彎了的腰使頭幾乎垂于地面,走路時雙手撐在腳上,腳挪手也挪,身子像個甲殼蟲。進了產房,你幾乎忽略了她是一個女人,可她確確實實地生出了一個 孩子,成為一個母親,那是個大胖小子呢。這個枯藤一般瘦弱的女人,總是彎曲著身子,幸福地摟著她的白胖的兒子,那是她身上滋長出的嫩芽,是她生命的又一次接續(xù)。她不需要誰的同情與攙扶,她詮釋了一個生命。
(10)我們試圖找到白花魚藤的起點與終點。很多的人繞來繞去,終不得結論。它沒有根嗎?沒有頭嗎?也許真的就找不到答案了,它不再靠根活著,不再靠頭伸展,只要生命在體內一息尚存,就以藤的個性,滋生、蔓延、上升、翻騰。很多人開始同這棵藤照相合影,但總是找不到合適的角度,它真不同于一棵樹、一束花。有的干脆坐在了它彎曲的軀干上,于是又有一些人坐著或趴上去,我真擔心它那枯老的身子會突然頹毀。但藤承受住了,為了我們的某種滿足。
(11)我們熱熱鬧鬧地走后,它還將留在那里,守著它的歲月,守著它的孤獨。當然也守著倔強的形象,被人凝注,被人思索,被人景仰。
(作者:王劍冰,選自《時文選粹》第2輯,有改動)
13.通讀全文,請你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古藤的特點。(3分)
14.請品析第(6)段劃線的句子。(4分)
藤,木的典范、水土的凝鑄、生命的闡述,像不羈的狂草,有重筆的輕染,有淋漓的汁點。
15.“藤,要么死亡,要么活著。”這是一個___________關系的復句。(2分)
16.請你談談第(8)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
17.作者在第(5)段寫“自己為自己做樁,自己為自己相繞”,第(8)段卻寫“要依靠親人,依靠師長,依靠領導,依靠社會”,這兩種生存方式你更造成哪一種,請結合現(xiàn)實,談談你的看法。(3分)
2011年廣東省深圳市初中畢業(yè)生學業(yè)考試語文試題
[參考答案]
13.外在特點:外形彎曲、枯老,是一棵獨立的藤(1分,答對其中兩點給滿分)。
內在特點:堅毅,不屈,頑強(答對三點任意一點1分)
倔強,孤獨(答對兩點任意一點1分)。
14.這里運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辭手法(1分)。排比形式工整,感情強烈,層層深入地贊頌了古藤是木的范例,凝聚了天地間水土的精華,闡釋了生命的內涵(1分);比喻生動、形象,謳歌了古藤生命的頑強與不屈(1分),表達了作者對古藤的敬仰和贊美之情(1分)。
15.選擇關系
16.在結構上承上啟下(1分),內容上由藤及人,揭示了古藤的寓意(2分)。
17.(表明觀點1分,結合現(xiàn)實、理由充足1分,語句通順1分)
示例一:對于這兩種生活方式,我更贊成第一種,要像古藤那樣獨立頑強、不屈地生存,并與生活中的各種困難抗爭,這才能體現(xiàn)出生命的價值與意義,生活中,經常也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和挫折,但我都一一獨立地戰(zhàn)勝了它,我從中獲得了許多寶貴的生活經驗,感受到了生命的愉悅。
示例二:對于這兩種生產方式,我更贊成第二種,要盡量依靠親人、依靠師長、依靠領導、依靠社會。我們的年齡還小,生活經驗不足,生活中總會遇到一個又一個不可知的困難和挫折,如果單憑我們個人的能力和經驗,我們難免會栽跟頭,受到傷害;如果我們能借助父輩、師長的力量,像古藤一樣,同樣需要攀附和依靠,不僅可以少走彎路,而且可以更加專注地做我們該做的事情,生命也許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