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夢想》讀后感
在平常教學中,經常聽到一些老師在議論課本,更多時候是在埋怨課本某部分內容編寫得太難不好,難以執(zhí)行,教完后學生不易理解等。但埋怨歸埋怨,盡管課本中某些內容的編寫“不合心意”,他們仍然按著課本的順序、內容去教學,從不敢想,更不敢去變通課本。依然“照書請客”,絕對虔誠的課本執(zhí)行者。
葉老說過,教材無非是個例子嘛!然而,在教學中,一些教師卻不是用教材當“例子”,當“憑借”,而是過多的分析、講解、灌輸,硬生生把一門充滿生氣和靈性的語文課,搞成沉悶、單調、乏味、枯燥的樣子。
那種深入鉆研教材,精心預設挖陷井,重知識訓練,對整個教學過程了然于胸,上起課來從容不迫,教學程序按部就班,課堂上波瀾不驚,教學思維沒有跳出教材本位框框的“教”教材的公式化的教學是多么難受啊。
對著這本厚厚的語文書,有種窒息的感覺,用它真是是一件極其痛苦的事。今天,咱----決定----放棄----語文書。
我總是想,我不要語文書,我會帶上一張當日的報紙與雜志,向學生推薦一些美文,一起來學,學生興趣昂然,群情激奮,人人陶醉;蚝蛯W生談談國內外的大事啊等等,開闊開闊眼界,課堂內外到處都是語文,講著講著,常常會發(fā)現正講在興頭上,學生聽的正高興,下課時間卻到了……
我總是想,我不要語文書,我讓我的學生去瀏覽一豐富的網頁,(本文出自范文.先.生網 www.fWsir.com)看看曹操墓,品品三國,聊聊諸葛。放開眼光看看,世界因為網絡的出現,已經發(fā)生了多么大的變化!“一目十行,快速反應”的閱讀已經更為引人注目了。我們現在還是死守著傳統(tǒng)來教學語文,那真是跳不出語文了。時代的發(fā)展給我們語文老師提供了更廣闊的天地。
我總是想,我不要語文書,我會和學生一道去階梯教室觀看一部感人的電影。到《赤壁》懷古,遙想公瑾當年,感觸一代梟雄風流與倜儻。電影里面有著人性最原始的剖析,愛恨情愁貪怨嗔癡,國家興亡俠骨柔腸,交錯縱橫中,我們可以讓學生看到人性百態(tài),看到生命的苦痛與無奈。
我總是想,我不要語文書,我會帶著學生讀笑話、神話,或寓言,小小的文字里蘊含著大大的人生哲理。學生的經歷畢竟淺薄,而通過這些簡單易懂的文字作品,懵懂的心開始有了些許關于人生的淺淡的輪廓。
我總是想,我不要語文書,我會把詞語盤點里近二十個詞語,十個成語,要求學生圍繞一個中心來寫,并要求寫得盡量的短,語句通順,且用盡可能多的語詞。這時候,零散的簡單的文字拼湊起來,卻能勾勒出一篇任何畫家都無法描摹的精致畫卷。文字,或清淡如水,或華麗似錦,不管寥寥數筆,抑或洋洋灑灑,美的驚嘆,學習的快樂在頃刻間流瀉。
我總是想,我不要語文書,我還是會好好的把《伯牙絕弦》上個一個星期,我知道,那種人生苦短,知音難尋的痛苦與無奈,那種伯牙為知音子期破琴絕弦的凄慘情感,用一曲《高山流水》詮知音,讓一課《伯牙絕弦》振生心的陽春白雪般的感悟,是需要師生共同“靜下心來細細品味”的。
我總是想,我不要語文書,我會把課堂變成溫馨愉悅的兒童樂土,讓每一個孩子都找到好學生的感覺,并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學習的需要,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興趣,最大限度地開拓學生的潛能、智慧。我們是不是也可以根據這西江月的詞牌名寫寫我們的詞呢?要求有一定的音律美,字數,句數與原文一樣。
此時,信手捏來,讓學生的思維活躍,思緒飛揚。他們滔滔不絕,有話可說。在入情入境的深刻體驗中,學生的心潮涌動了,文思打開了,傾訴的欲望會油然而生。
我總是想,我不要語文書,我會坐在電視機前和學生一塊收看新聞聯(lián)播。語文是教人說話寫文章表達自己意見的課程,根本不需要太多說教的文章,而事實上很多說教性的文章并沒有起到任何教育的作用,換句話說,不愛國的人一樣不愛國,麻木的國民依舊麻木。整天的大道理,只會讓學生反感。也許一場精彩的體育比賽,一個國際意外事件更能感動學生的愛國熱情。
什么時候沒有了語文書,課堂也就成為了快樂的公園,學校必將成為孩子們最幸福的天堂。
現實生活中的我依然沉浸在幻想的狀態(tài)中。
語文是需要閑情逸致的,我真的不需要語文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