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宗旨意識聯(lián)系服務群眾心得體會(一)
3月17日,來到他在第二批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的聯(lián)系點――河南蘭考縣。在蘭考縣為民服務中心調研時,強調,為民服務不能一陣風,虎頭蛇尾,不能搞形式主義。
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善于做好群眾工作是我們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看家本領。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是我們黨牢牢抓住并充分運用的重要法寶,也是我們黨能夠始終走在時代前列的重要保證。
強化宗旨意識,把握正確方向。黨來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務于人民,黨的最大政治優(yōu)勢是密切聯(lián)系群眾,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以人為本、執(zhí)政為民是檢驗黨一切執(zhí)政活動的最高標準。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我們的黨員干部對這些重大問題必須再認識、再明確、再強化,始終做到在政治信仰、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道路、政治本色、政治紀律上不變、不移、不偏、不松。牢記宗旨,就要時刻把人民群眾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維護人民群眾利益落實在行動上。
堅持群眾路線,切實為民服務。牢固樹立群眾觀點,堅持群眾路線,必須做好各項民生工作,著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要轉變作風,積極作為,齊心協(xié)力為各項事業(yè)做貢獻、聚力量。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群眾立場是黨員干部最根本的立場。堅持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開展各項工作都要廣泛征求群眾的意見和建議。
作為黨員干部,聯(lián)系群眾是“最大優(yōu)勢”,脫離群眾是“最大危險”,服務群眾是“最大責任”,傷害群眾是“最大罪孽”。只有我們把群眾放在心上,群眾才會把我們放在心上;只有我們把群眾當親人,群眾才會把我們當親人。黨員干部要與基層群眾“零距離”接觸、“零障礙”交流,多到農村、社區(qū)、工廠接接地氣、蹲蹲點,認真傾聽群眾呼聲,關心群眾疾苦,摸清和掌握真實情況,做到抽絲剝繭、心中有數(shù)。
要正確對待和高度重視人民群眾的意見和建議,不能諱疾忌醫(yī)、只聽好話,更不能敷衍塞責、一聽了之。要把改什么、怎么改、改得怎么樣的情況向群眾公示,并請群眾評判,真正讓群眾監(jiān)督、讓群眾明白、讓群眾滿意。
強化宗旨意識聯(lián)系服務群眾心得體會(二)
7月20日上午,陳倉區(qū)人大常委會機關支部召開化宗旨意識,聯(lián)系服務群眾專題研討會,深化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
按照陳倉區(qū)委和人大機關支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工作安排,“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第三階段要在全體黨員中開展化宗旨意識聯(lián)系服務群眾專題研討交流會。會上人大機關財經(jīng)委、代聯(lián)委、法工委、辦公室、綜合組、秘書m黨員代表先后圍繞化宗旨意識聯(lián)系服務群眾作了專題交流發(fā)言。
陳倉區(qū)人大常委主任李西強在講話中要求:全體機關黨員要認真學習黨章,學系列講話精神和*七一重要講話,思想上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把學習貫徹講話精神貫穿到人大工作的始終,不斷強化宗旨意識、服務意識,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依法履行好憲法和法律賦予的各項職權,為加快建設富強美麗新城區(qū)凝聚力量;要牢固樹立宗旨意識,把握新時期人大工作的特點和規(guī)律,加強和改進監(jiān)督方式、建立完善人大代表和人民群眾的聯(lián)系機制,做好換屆工作;要扎實開展好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強化學習,抓好自身建設,進一步轉變作風,提高素質,增強區(qū)人大工作整體合力,推動人大工作再上新臺階。
李西強還就常委會領導包抓重點項目建設,雙千活動,扶貧,國衛(wèi)復審等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區(qū)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康紹東王全錄,黃愉之參加會議并作了專題交流。
強化宗旨意識聯(lián)系服務群眾心得體會(三)
眼下,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正在全國各地如火如荼地開展。 踐行群眾路線,首先要從強化宗旨意識、服務群眾做起。教育實踐活動總要求中“照鏡子”主要是以黨章為鏡,對照黨的紀律、群眾期盼、先進典型,對照改進作風要求,在宗旨意識、工作作風、廉潔自律上擺問題、找差距、明方向。因此,宗旨意識是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內容,增強宗旨意識是黨員干部恪守宗旨的根本前提,是轉變作風的思想基礎。作為黨員干部,要更好地服務人民群眾,必須首先從思想上增強宗旨意識,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標準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自覺做到以人為本、執(zhí)政為民。
目前,一些單位多多少少存在“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等不良現(xiàn)象,就是因為一些黨員干部把人民群眾是主人拋之腦后,把自己以“當家人”、“管事人”自居,總以為百姓是在“求”自己辦事,把職責當權力,把服務當恩惠。
在教育實踐活動中,各級各層要真正擦亮“窗口”,就必須主動回應群眾的關切和期待,把多辦利民之事作為工作出發(fā)點和落腳點,真情對待群眾、真心服務群眾,讓群眾得到看得見的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