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山東省個人工資扣稅標準新規(guī)定,山東省工資扣稅標準及

思而思學網(wǎng)

 2017年山東工資扣稅標準

一、山東省工資包括哪些方面

按照我國的統(tǒng)計標準,工資總額一般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

(1)計時工資;

(2)計件工資(包括計件超額工資);

(3)獎金;

(4)津貼和補貼;

(5)加班加點工資;

(6)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其中,計時工資和計件工資一般稱為基本工資。

二、2017年山東省工資扣稅計算

2017年,廣州工資扣稅(個稅)起征點是3500元,適用于工資、薪金所得適用的收入。

工資個稅的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工資薪金所得-“五險一金”-扣除數(shù))×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

個稅起征點是3500,使用超額累進稅率的計算方法如下:

繳稅=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

實發(fā)工資=應發(fā)工資-四金-繳稅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應發(fā)工資-四金)-3500

扣除標準:個稅按3500元/月的起征標準算

如果某人的工資收入為5000元,他應納個人所得稅為:(5000?3500)×3%?0=45(元)。

三、2017年山東省工資扣稅(個人所得稅)稅率表

實行7級超額累進個人所得稅稅率表

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

扣除標準3500元/月(2011年9月1日起正式執(zhí)行)(工資、薪金所得適用)

個稅免征額3500元(工資薪金所得適用)具體表格如下:

山東省工資、薪金所得適用個人所得稅累進稅率表

級數(shù)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
含稅級距不含稅級距
1不超過1500元的不超過1455元的30
2超過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超過1455元至4155元的部分10105
3超過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超過4155元至7755元的部分20555
4超過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超過7755元至27255元的部分251005
5超過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超過27255元至41255元的部分302755
6超過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超過41255元至57505元的部分355505
7超過80000元的部分超過57505元的部分4513505

注:

1、本表所列含稅級距與不含稅級距,均為按照稅法規(guī)定減除有關費用后的所得額;

2、含稅級距適用于由納稅人負擔稅款的工資、薪金所得;不含稅級距適用于由他人(單位)代付稅款的工資、薪金所得。

拓展閱讀:社會保險特點

社會保險與商業(yè)保險是兩種不同的保險形式。我們以盈利性作為標準,將保險區(qū)分為社會保險與商業(yè)保險。是否盈利,是區(qū)分這兩種保險的最重要標志,但如果作詳細分析,它們之間還有許多不同點。我們可以從社會保險和商業(yè)保險的對比中,看出社會保險的特點。

1.非盈利性。

社會保險是非盈利性保險,它不以盈利為目的,而以實施社會政策為目的。雖然社會保險在運作上也需要借助于精確的計量手段,但不能以經(jīng)濟效益的高低來決定社會保險項目的取舍和保障水平的高低。如果社會保險財務出現(xiàn)赤字影響其運作。國家財政負有最終責任。商業(yè)保險在財務上實行獨立核算,自負盈虧,國家財政不應以任何形式負擔其開支需求。

2.強制性。

社會保險屬于強制性保險。所謂強制性是指國家通過立法強制實施,勞動者個人和所在單位都必須依照法律的規(guī)定參加。社會保險的繳費標準和待遇項目、保險金的給付標準等,均由國家或地方政府的法律、法規(guī)統(tǒng)一規(guī)定。勞動者個人作為被保險人一方,對于是否參加社會保險、參加的項目和待遇標準等,均無權(quán)任意選擇和更改。強制性是實施社會保險的緝織保證。只有這樣,才能確保社會保險基金有可靠的來源。而商業(yè)保險的投保是自愿的,它遵循的是誰投保,誰受保;不投保、不受保的原則。其險種的設計、保費的繳納、保險期限的長短、保險責任的大小、權(quán)利與義務的關系等均按保險合同的規(guī)定實施。一旦合同履行終止,保險責任即自行消除。

3.普遍保障性。

社會保險對于社會所屬成員具有普遍的保障責任。不論被保險人的年齡、就業(yè)年限、收入水平和健康狀況如何,一旦喪失勞動能力或失業(yè),政府即依法提供收入損失補償,以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社會保險除了現(xiàn)金支付以外,通常還為勞動者提供醫(yī)療護理、傷殘康復、職業(yè)培訓和介紹、老年活動等多方面的服務。保障大多數(shù)勞動者的基本生活需要,由此穩(wěn)定社會秩序,這可以說是實施社會保險的根本目的。而商業(yè)保險只是對參加了保險的人提供對等性的經(jīng)濟補償,它只能部分解決被保險人臨時、急迫的困難,彌補其部分損失,不具有普遍保障的功能,也不具備調(diào)節(jié)收入水平、維護社會公平的職能。

4.權(quán)利與義務的基本對等性。

社會保險待遇的給付一般不與個人勞動貢獻直接相關聯(lián)。享受者要作出貢獻,但其享受并不是與其貢獻完全一致的。作個形象的比喻,這叫做要乘涼必須先栽樹,但栽了大樹的人并不一定乘大樹的涼。這里有一個再分配的問題)社會保險分配制度是以有利于低收入階層為原則的。因為同樣的風險事故,對于低收入勞動者所造成的威脅通常要高于高收入者。而商業(yè)保險則是嚴格遵循權(quán)利與義務對等的原則,這種原則決定,投保人權(quán)利的享受是以“多投多保、少投少保、不投不!弊鳛榍疤岬,也就是說,被保險人享受保險金額的多少,要以投保人是否按期、按數(shù)量繳納了合同所規(guī)定的保費以及投保期限的長短為依據(jù)。保險合同一旦期滿,保險責任自行終止,權(quán)利與義務的關系也不復存在。

如果自己已經(jīng)參加工作,那就對照看看你單位是否為你繳納了社會保險費!!

熱門推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