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題 朱熹閱讀答案

思而思學網(wǎng)
偶題三首是南宋朱熹的詩作,詩人取意于水中行舟,想到人生必須寄存于風雨之中這一觀點,通過對比的手法表現(xiàn)出來別有一番感悟。

原文:
偶題三首
作者:朱熹
其一
門外青山翠紫堆,幅巾終日面崔嵬(wéi )。
只看云斷成飛雨,不道云從底處來。
其二
擘開蒼峽吼奔雷,萬斛(hú )飛泉涌出來。
斷?蓍稛o泊處,一川寒碧自縈回。
其三
步隨流水覓溪源,行到源頭卻惘然。
始信真源行不到,倚筇(qióng )隨處弄潺?(yuán )。
問題:
1、前人在評價這首詩時說,首句“堆”得精妙。請說說“堆”字為何用得精妙。
偶題三首閱讀答案:
2、一個“堆”字,形象地寫出了門外青山草木繁茂,綠紫相間。偶題三首翻譯:
其一
門外的青山上草木一團團的綠紫相間,高聳的山峰終日云遮霧繞像戴著頭巾。人們只知道雨是從云的縫隙里落下,不知道云哪里來的。
其二
沖破峽谷若雷霆在滾動,無數(shù)的瀑布噴涌而出。斷枝枯草沒有可以停泊的地方,只好隨著寒冷的碧水獨自流浪。
其三
隨著流水想找到溪流的源頭,到了溪流的出水處卻迷惑了。才相信真的源頭是找不到的,還是柱著手杖欣賞隨遇的潺潺美泉吧。偶題三首字詞解釋:
①幅巾:古代文士用絹一幅束發(fā),成為幅巾,為一種表示儒雅的裝束。《東觀漢紀鮑永仁》:“更始役,永與馮欽共罷兵,幅巾而居。”崔嵬(wéi):山高大不平,這里指山。堆:一大堆,這里指團團。
②不道:猶不知。李白《幽州胡馬客歌》:“雖居燕支山,不道朔雪寒。”底處:何處。
③擘開:沖開。
④斷?蓍叮簹堉萑~。
⑤縈回:徘徊蕩漾。
⑥筇(qióng):竹名,宜制杖,故又用指手杖。唐李咸用《苔》:“每憶東行徑,移筇獨自還。”偶題三首背景:
此詩大約作于乾道、淳熙年間。朱熹的詩歌,往往從閑適的生活中悟出做人治學的道理!杜碱}三首》正是此類的詩篇。第一首說常人只見到翻云覆雨,卻不知其成雨的原因,因而悟出凡事都有根源,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治學力行,也是有根底的。第二首詩通過對水在山中的奔涌,最終形成一川江水的過程,啟示人們持之以恒的奮斗才能最終獲得成功。第三首詩通過“探尋水源,尋求真源”的事例,表明了尋求真理之道,如探真源,需融會貫通,真理始能朗然在目。倘若執(zhí)其一端,認定真理就在這里,必如管中窺豹,是不能見到真相的。偶題三首賞析:
朱熹的《偶題三首》約作于乾道(1165~1173)、淳熙(1174~1189)年間。朱熹的詩歌,往往從偶然閑適的生活中悟出做人治學的道理。這《偶題三首》正是此類的詩篇。第一首說常人只見到翻云覆雨,卻不知其成雨的原因,因而悟出凡事都有根源,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治學力行,也是有根底的。第二首詩通過對水在山中的奔涌,最終形成一川江水的過程,啟示人們持之以恒的奮斗才能最終獲得成功。第三首詩通過“探尋水源,尋求真源”的事例,表明尋求真理之道,如探真源,需融會貫通,真理始能朗然在目。倘若執(zhí)其一端,認定真理就在這里,必如管中窺豹,是不能見到真相的。
這首小詩由敘而生感,因事而生議,體現(xiàn)了因小見大之意。首兩句敘事:作者隨著流水尋找溪水的源頭,可是走到源頭卻又感到一片惘然。為什么呢?因為找不到源頭之水又是從何而來。由此而引出第三句的感觸:世界萬物之源是很難找到的。這是唯心主義學派必然走入的死胡同。不過這里所指的萬物之源是指程朱理學的宇宙觀和倫理觀,他們認為世界萬物由太極而生,所謂“太極生二儀,二儀生四象,四象生萬物”。那么,太極又是什么生的呢?是“無極”。“無極”又怎么樣來的呢?這就陷入了不可知論,正如西方哲學家對人類的起源找不到答案時,便用“上帝創(chuàng)造了人類”來解釋一樣。正因為作者認為真正源頭是永遠找不到的,所以只能以“倚筇隨處弄潺諼”自我安慰來結束了。作者簡介: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郎,小字季朱熹(xī )朱熹(xī )延,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又稱紫陽先生、考亭先生、滄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謚文,又稱朱文公。漢族,祖籍南宋江南東路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劍州尤溪(今屬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世稱朱子,是孔子、孟子以來最杰出的弘揚儒學的大師。


熱門推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