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 九月十日即事

思而思學網(wǎng)
李白 九月十日即事,此詩是一首五言絕句詩,寫作者由菊花聯(lián)想到自身被流放的不幸,作者是唐代大詩人李白,下面是此詩的原文翻譯以及賞析,歡迎大家參考閱讀~!



九月十日即事 原文:

昨日登高罷,
今朝再舉觴。
菊花何太苦,
遭此兩重陽?

九月十日即事翻譯:
昨天剛登上龍山宴飲,今天又在這里舉起了酒杯。菊花為何這樣受苦,遭到兩個重陽的采折之罪?

九月十日即事主題思想:
借菊花聯(lián)想自己遭饞出京流放夜郎的不幸。

九月十日即事字詞解釋:
即事:以眼前事物為題材之詩,稱即事。
登高:古時重陽節(jié)有登高的習俗。
更:再。舉觴(shāng):舉杯。觴,古代喝酒用的器具。
遭此兩重陽:古時重陽節(jié)有采菊宴賞的習俗。重陽后一日宴賞為小重陽。菊花兩遇飲宴,兩遭采摘,故有遭此兩重陽之言。

九月十日即事背景:
這首詩是李白在當涂(今安徽當涂)龍山登高之作,時在唐代宗寶應元年(762)秋重陽節(jié)后一日,作者已于前一日登過一次龍山,并作了首《九日龍山飲》,這屬于第二次登上宴賞,故作者感嘆菊花連續(xù)兩天遭到采摘,聯(lián)想到自己兩入長安,都遭到政治上的重創(chuàng)。

九月十日即事賞析:
在唐宋時代,九月十日被稱為“小重陽”,詩人從這一角度入手,說菊花在大小重陽兩天內(nèi)連續(xù)遇到人們的登高、宴飲,兩次遭到采擷,所以有“太苦”的抱怨之言。作者以醉澆愁,朦朧中,仿佛看到菊花也在嘲笑他這個朝廷“逐臣”,他痛苦地發(fā)問:菊花為什么要遭到“兩重陽”的重創(chuàng)?對于賞菊的人們來說,重陽節(jié)的歡樂情緒言猶未盡,所以九月十日還要繼續(xù)宴飲;但菊花作為一種生命的個體,卻要忍受兩遭采擷之苦。詩人以其極為敏感、幽微的靈秀之心,站在菊花的立場上,發(fā)現(xiàn)了這一詩意的空間。實際上,詩人是借菊花之苦來寄托自己內(nèi)心的極度苦悶。借嘆菊花,而感慨自己被饞離京、流放夜郎的坎坷與不幸,正見其愁懷難以排解。此詩語雖平淡,內(nèi)涵卻十分深沉。主要表現(xiàn)了作者一生屢遭挫敗和打擊,而在節(jié)日里所引發(fā)的憂傷情緒。

后世評價:
王琦《李太白文集》注:“菊以兩遇宴飲,兩遭采掇,故有太苦之言。”
朱金城《李白集校注》云:“九日登高而采菊者,重陽之故事也。十日而復登焉,似乎兩重陽矣。菊花再折,何太苦邪?菊非有所苦也,白詩善謔,體物悉情,化無為有,后世遂以為名言。詩人風流,千古一人也。”
嚴羽評本《李太白詩集》云:“摘蒼耳何其趣,苦菊花何其頹,豈仙官之典亦為逐敗耶。”嚴評本載明人批:“此亦是亂道派。”
郭沫若《李白與杜甫》:“詩的格調(diào)情趣完全相同,把李白豪邁之氣差不多洗脫干凈了。簡單二十個字,不僅僅在惜花,而且在借花自惜。他的一生也是遭了兩次大蹭蹬的——賜金還山與長流夜郎。花遭兩次重陽,人遭兩次重傷。語甚平淡,而意卻深遠,好像在對自己唱安眠歌了。”

作者資料:
李白(701-762),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漢族,祖籍隴西成記(今甘肅天水)。一說出生于碎葉城(當時屬唐朝領(lǐng)土,今屬吉爾吉斯斯坦),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一說即出生于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李白和杜甫并稱“李杜”。他的詩歌總體風格清新俊逸,既反映了時代的繁榮景象,也揭露了統(tǒng)治階級的荒淫和腐敗,表現(xiàn)出蔑視權(quán)貴,反抗傳統(tǒng)束縛,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積極精神。

李白 九月十日即事就為您介紹到這里,希望它對您有幫助,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不妨分享給您的好友吧,更多你想要的詩句、古詩詞,這里都有!
關(guān)注微信公眾號:miyu_88,精彩內(nèi)容每天推送!

熱門推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