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殘疾人補貼政策及補貼最新標準

思而思學網

南昌市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實施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逐步解決殘疾人特殊生活困難和長期照護困難,改善全市殘疾人生活質量,筑牢殘疾人民生保障網,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殘疾人小康進程的意見》(國發(fā)〔2015〕7號)、《國務院關于全面建立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的意見》(國發(fā)〔2015〕52號)、《江西省殘疾人保障條例》、《江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殘疾人小康進程的實施意見》(贛府發(fā)〔2016〕1號》和《江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fā)江西省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實施辦法的通知》(贛府發(fā)〔2015〕63號)等法律法規(guī)和文件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實施辦法。

2.jpg

第二條 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以下簡稱殘疾人兩項補貼)工作,實行政府領導、民政牽頭、殘聯配合、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制,納入各地年度考核內容。
第三條 鼓勵社會積極扶助,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引導市場服務、鼓勵慈善和社會組織志愿服務等方式,引導社會力量廣泛參與殘疾人工作。
第四條 殘疾人兩項補貼發(fā)放應堅持以下原則:
(一)堅持需求導向、待遇適度的原則;
(二)堅持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
(三)堅持政策銜接、全面覆蓋的原則;
(四)堅持屬地管理、動態(tài)管理、分級負擔的原則。
第二章 補貼對象及標準
第五條 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對象為具有南昌市戶籍、持有第二代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以下簡稱殘疾人證),納入城鄉(xiāng)最低生活保障的殘疾人。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對象為具有南昌市戶籍、持有殘疾人證,殘疾等級被評定為一級、二級且需要長期照護的殘疾人。長期照護是指因殘疾產生的特殊護理消費品和照護服務支出持續(xù)6個月以上時間。
第六條 符合條件的殘疾人可同時申領殘疾人兩項補貼。
第七條 既符合殘疾人兩項補貼條件,又符合老年、因公致殘、離休等福利性生活補貼(津貼)、護理補貼(津貼)條件的殘疾人,可擇高申領其中一類生活補貼(津貼)、護理補貼(津貼)。
第八條 享受孤兒基本生活保障政策的殘疾人不享受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但符合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條件的,可享受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
第九條 領取工傷保險生活護理費、納入特困人員供養(yǎng)保障的殘疾人不享受殘疾人兩項補貼。
第十條 殘疾人兩項補貼標準為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每人每月50元,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每人每月50元。
第十一條 補貼對象范圍和標準隨經濟社會發(fā)展水平、殘疾人生活保障和長期照護需求統籌確定,并適時調整。依照本辦法享受的殘疾人兩項補貼不計入享受城鄉(xiāng)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總收入。
第三章 申領程序
第十二條 申請殘疾人兩項補貼,由本人或法定監(jiān)護人,法定贍養(yǎng)、撫養(yǎng)、扶養(yǎng)義務人向戶籍所在地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受理窗口書面申請,也可委托村(居)民委員會等代為辦理申請事宜。
第十三條 申請、審核、審批程序:
(一)自愿申請。申請殘疾人兩項補貼需填寫《江西省殘疾人兩項補貼申請審批表》(以下簡稱《審批表》),并提供居民戶口本(復印件)、居民身份證(復印件)、殘疾人證(復印件),各一式兩份,向戶口所在地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提出申請。申請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的殘疾人還須提供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證明。
(二)初審。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依托社會救助、社會服務“一門受理、協同辦理”機制,在接到申請材料后7個工作日內完成初審,并在《審批表》上簽署意見,同時將有關證件和證明材料一并報縣(區(qū))殘聯進行審核。申請人提供相關證明材料不全的,及時通知申請人補齊相關材料;不符合條件的,書面通知申請人并告知原因。
(三)審核?h(區(qū))殘聯接到申請材料后,應在7個工作日內完成對申報材料的審核工作并在《審批表》上簽署意見,同時將有關證件和證明材料轉送同級民政部門審批。不符合條件的,書面通知申請人、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并告知原因。
(四)審批?h(區(qū))民政部門接到申請材料后,應在7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批工作,并將補貼對象姓名、補貼類型、補貼金額等基本信息在申請人戶籍所在地或長期居住地公示7個工作日。對符合條件的,在《審批表》上簽署意見,并將其中一份審核合格的材料轉送縣(區(qū))殘聯存檔;對不符合條件的,書面通知申請人、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縣(市、區(qū))殘聯,并告知原因。審核合格的材料由縣(市、區(qū))民政部門匯總后會同縣(市、區(qū))殘聯報同級財政部門申請撥付資金。
第四章 資金的籌集與發(fā)放
第十四條 殘疾人兩項補貼所需資金實行分級負擔,納入各級財政預算,各縣(區(qū))補貼資金由省財政(含中央一般性轉移支付)和各縣區(qū)財政按6:4承擔,開發(fā)(新)區(qū)殘疾人補貼資金由省財政(含中央一般性轉移支付)和市財政按6:4承擔。
第十五條 殘疾人兩項補貼資金實行專項管理、?顚S茫魏螁挝换蛘邆人不得擠占挪用。
第十六條 殘疾人兩項補貼制度從2016年1月1日起實施。2016年9月底前提出申請補貼的殘疾人,補貼資格審定合格后可將申領日期提前至2016年1月;2016年10月1日以后申請補貼的殘疾人,補貼資格審定合格后自遞交申請當月計發(fā)補貼,次月發(fā)放到位?h(區(qū))財政部門根據確定的補貼對象名單和補貼標準,于每月10日前通過金融機構及時、足額分發(fā)到補貼對象的個人賬戶。特殊情況下需要直接發(fā)放現金的,要制定專門的監(jiān)管辦法并報上級民政部門備案。
第十七條 各級財政應適當統籌安排工作經費,用于殘疾人兩項補貼發(fā)放管理工作。
第五章 對象管理及工作分工
第十八條 建立定期復核制度和隨機抽查制度,對殘疾人兩項補貼對象實行應補盡補、應退盡退的動態(tài)管理。縣(區(qū))民政部門、殘聯要結合殘疾人證的辦理情況,定期核實殘疾人數量、殘疾等級、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情況等基礎信息,并及時辦理增發(fā)或停發(fā)手續(xù)。
第十九條 補貼對象戶籍在本市行政區(qū)域內跨縣(區(qū))遷移的,應按申領補貼程序向遷出地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提出轉檔申請,經縣(區(qū))殘聯、民政部門審核后辦理轉檔手續(xù)。遷入地縣(區(qū))民政部門、殘聯根據遷出地縣(區(qū))民政、殘聯開具的轉檔函接收檔案。遷出地從開具轉檔函的次月起停發(fā)補貼資金,遷入地從遷出地停發(fā)之月起計發(fā)。
第二十條 殘疾人兩項補貼對象檔案一式兩份,縣(區(qū))民政部門、殘聯各存一份;省、市、縣(區(qū))三級殘聯建立補貼對象基礎信息數據庫,縣(區(qū))殘聯負責補貼對象基礎數據庫日常管理、更新,并以設區(qū)市殘聯為單位于每年10月底前將所轄縣(區(qū))的基礎信息數據匯總后報省殘聯。各級殘聯要同時將匯總數據抄送同級民政部門。
第二十一條 各級民政部門、殘聯根據本年第三季度補貼對象人數和發(fā)放標準,于每年11月底前提出下一年度殘疾人兩項補貼資金預算方案報同級財政部門。
第六章 監(jiān)督管理
第二十二條 民政部門、殘聯對殘疾人兩項補貼資金管理使用情況進行績效評估,財政、審計、監(jiān)察部門加強監(jiān)督檢查。
第二十三條 縣(區(qū))民政部門對符合條件的人員進行張榜公示,公示內容不得公開與殘疾人補貼審核無關的信息;每年一季度通過適當形式向社會公示上年度補貼資金發(fā)放使用情況。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監(jiān)督、舉報和投訴殘疾人兩項補貼審批、使用和監(jiān)督管理中的違法行為。市民政、殘聯、財政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受理、調查、處理有關舉報或投訴,將處理結果及時反饋舉報人、投訴人,并為舉報人、投訴人保密。舉報或者投訴事項不屬于本部門職責范圍的,受理舉報或者投訴的部門和單位應當在3個工作日內移交有權處理的部門。各級民政部門、殘聯要向社會公布舉報電話,自覺接受群眾監(jiān)督。
第二十四條 從事殘疾人兩項補貼發(fā)放工作的人員應依法辦事,自覺接受社會監(jiān)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情節(jié)給予批評教育或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無故對符合條件的申請人拒不受理、審核、審批的;
(二)違反規(guī)定為不符合條件的申請人辦理殘疾人兩項補貼手續(xù)的;
(三)貪污、挪用、扣押、拖欠補貼資金的;
(四)泄露在工作中知悉的公民個人信息,造成后果的;
(五)違規(guī)辦理殘疾人證的;
(六)存在其他玩忽職守、徇私舞弊、濫用職權行為的。
第二十五條 對采取虛報、偽造證明材料等不正當手段騙取殘疾人兩項補貼的居民,情節(jié)較輕的由縣(區(qū))民政部門、殘聯給予批評教育,追回冒領的補貼資金;情節(jié)嚴重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第七章 附則
第二十六條 各縣(區(qū))結合實際,盡快制定當地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實施細則或操作規(guī)程。
第二十七條 本辦法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熱門推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