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一本排名,廣西一本大學分數線排名

思而思學網

廣西一本大學排名2017

廣西一本大學排名學校名稱所在地錄取批次錄取線差省市分數線錄取平均分
1廣西大學211廣西本科一批35480(第一批)515
2廣西醫(yī)科大學廣西本科一批 480(第一批)
3廣西中醫(yī)藥大學廣西本科一批21480(第一批)501
4廣西民族大學廣西本科一批17480(第一批)497
5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廣西本科一批16480(第一批)496

廣西大學簡介

歷史回眸

廣西大學位于綠城南寧,是廣西辦學歷史最悠久、規(guī)模最大的地方綜合性大學。 80 年來,她根植于廣西,成長于廣西,書寫了一部充滿開拓與奮斗、光榮與夢想的歷史華章。

1928 年,廣西大學在廣西梧州市創(chuàng)辦,首任校長是我國著名教育家、科學家馬君武博士。 1939 年被確認為國立大學。1952 年,毛澤東主席親筆題寫了校名。 1953 年,廣西大學在全國高校院系調整中被停辦,師資、設備和圖書資料分別被調整到中南和華南的 19 所大學。1958 年,經國務院批準,廣西大學恢復重建。 1997 年,原廣西大學與原廣西農學院合并,組建新的廣西大學。1999 年,廣西大學成為國家“ 211 工程”項目建設學校; 2004 年,廣西大學被批準為國家教育部和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共建高校。2005 年,廣西大學在國家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優(yōu)秀。

廣西大學現設有 27 個學院, 1 個體育教學部,學科涵蓋了哲、經、法、文、理、工、農、管、教等九大學科門類。有 93 個本科專業(yè),18 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88 個二級學科碩士點,1 個一級學科博士點, 10 個二級學科博士點, 3 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F有在校全日制本科學生 21551 人,碩士研究生 6001 人,博士研究生 308 人,留學生 545 人,成人教育學生 25803 人。另還設有 1 個獨立學院?行健文理學院,有 30 個專業(yè),學生 7247 人。

廣西大學現有教職工 3711 人,其中專任教師 1946 人。專任教師中有教育部“*特聘教授” 1 人,國家教學名師 2 人,教授 318 (其中,博士生導師 102 人),副教授 609 人,形成了一支學歷層次較高、職稱結構合理、專業(yè)結構較好、學緣結構均衡的師資隊伍。另外,獲得了“廣西亞熱帶生物工程人才小高地”、“英語翻譯” 2 個自治區(qū)“人才小高地”,“可再生資源綜合利用與環(huán)境保護”等 3 個廣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創(chuàng)新團隊。

廣西大學占地面積 307.19 公頃, 校舍總建筑面積120.26 萬平方米。教學科研設備總值 4.12 億元,擁有各類藏書 290 萬冊,電子圖書 187 萬冊 , 中外文紙質期刊 4,000 多種,全文電子期刊 1.7 萬種,數字圖書館建設具有一定規(guī)模,已形成紙質文獻和電子文獻并重的文獻信息保障體系。學校綠樹成蔭,四季如春,鳥語花香,芳草如茵,湖光瀲滟,環(huán)境清幽。

近年來,學校大力推進民主校園、法制校園、平安校園、文明校園、節(jié)約校園、創(chuàng)新校園等六大校園建設,營造良好的校風。先后被授予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高等學校、全國學校及周邊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先進集體、自治區(qū)文明單位、廣西高校安全文明校園、廣西首批綠色大學等稱號。

廣西大學的發(fā)展始終得到了黨和國家的重視和關懷。 1952 年,毛澤東主席為我校親筆題寫校名。 1958 年,周恩來總理親自過問學校的重建工作。1998 年七十周年校慶時,江澤民為學校題詞:“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團結奮斗,努力辦好廣西大學”。賈慶林、宋平、尉建行、李嵐清、李鐵映、陳至立、李錫銘、羅豪才、周鐵農、郝建秀、彭佩云、李兆焯等黨和國家*以及何東昌、朱開軒、周遠清、韋鈺、吳啟迪、張保慶、張?zhí)毂、趙沁平、郭聲琨、劉奇葆、馬飚、曹伯純、陸兵、趙富林、陳輝光、馬慶生等教育部、自治區(qū)領導先后到學校視察和指導工作。

1928 年,廣西大學誕生于廣西梧州市蝴蝶山,首開廣西高等教育之先河。學校以首任校長馬君武先生提倡的“復興中華,發(fā)達廣西”為立校宗旨,盡管迭經變更,幾度遷徙,歷盡了坎坷曲折,但其植根于廣西這塊多民族的土地上,不斷成長壯大,并鑄就了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的優(yōu)良辦學傳統。

廣西大學建校初設理、工、農三個學院。1936 年增設文學院和醫(yī)學院( 1937 年獨立建制,成立廣西軍醫(yī)學校), 1939 年被確定為國立大學。 20 世紀 30 、 40 年代,竺可禎、李四光、李達、陳望道、王力、劉仙洲、陳寅恪、盛成、陳煥庸、千家駒、施汝為、盧鶴紱、紀育灃、文圣常等一大批著名教授到校任教,學校盛極一時。到 1949 年,廣西大學發(fā)展成為擁有文教、法商、理、工、農等 5 個學院,下設 22 個系和 4 個專修科,在國內有較大影響的綜合性大學。 1952 年,農學院獨立建制,成立廣西農學院。 1953 年,廣西大學在全國高校院系調整中停辦,師資、設備和圖書資料分別被調整到中南和華南的 19 所大學,為新中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作出了重大的犧牲。 1958 年,在廣西壯族自治區(qū)黨委、自治區(qū)人民政府強烈要求下,在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的親切關懷下,國務院批準廣西大學恢復重建,校長由時任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人民政府主席的韋國清上將兼任,學校進入了新的發(fā)展時期。 1997 年,為適應高等教育體制改革與發(fā)展的需要,原廣西大學與原廣西農學院合并,組建新的廣西大學。 1999 年,廣西大學進入國家“ 211 工程”項目建設學校行列; 2004 年,廣西大學被批準為國家教育部和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共建高校。

學科建設

學校堅持以學科建設,以“ 211 工程”建設為載體,不斷加大學科建設的力度,通過學科建設聚合人才,提高科學研究能力,提升人才培養(yǎng)水平。經過多年建設,學科的裝備條件得到很大改善,研究方向進一步凝練,學科特色更加鮮明,整體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部分學科達到國內同類學科的先進水平,一些研究方向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學校現 有 2 個國家重點學科, 1 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6 個“ 211 工程”重點建設學科群, 21 個自治區(qū)重點學科; 1 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 3 個部級重點開放實驗室, 1 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開放實驗室, 1 個教育部立項建設工程研究中心, 5 個自治區(qū)重點實驗室,1 個自治區(qū)級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19 個廣西高校重點實驗室(研究基地)。

科學研究

隨著重點學科和學科基地建設水平的提高,學?茖W研究和科技開發(fā)能力不斷增強,高級別的科研項目增多,科研經費快速增長,高水平的科研成果逐年增加,一些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成果和產品已經走向全國乃至國際市場。我校在“野油菜黃單胞菌致病變種功能基因組學研究”、“水牛體細胞克隆技術”、“反重力近終形鑄造技術及其應用”、“高密度培養(yǎng)生產高活力α - 乙酰乳酸脫羧酶”、“規(guī);咝锛夹g轉化木薯淀粉生產高純度海藻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雜交水稻恢復測 253 、測量 58 的選育與應用”成果在國內達到領先水平并已在國內外超億畝農田生產應用,產生了巨大的經濟、社會效益,“碾壓混凝土筑壩技術”應用于僅次于三峽電站的龍灘電站等一批水電站建設中,“物權法”研究在國內產生重大影響,充分展示了我校的科研能力和水平!笆濉币詠,學校承擔各類科研項目 4,615 項,其中承擔國家“ 863 ”、“ 973 ”(計劃課題)、國家轉基因植物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等國家科研課題 225 項;獲得總科研經費 5.143 億元,其中 2007 年為 1.138 億元;發(fā)表學術論文 16,169 篇,被 SCI 、 EI 、 ISTP 三大索引收錄 1,822 篇次;獲專利授權 94 項;獲國家及省部級獎勵成果 223 項,其中兩項為國家級二等獎( 2005 年碾壓混凝土拱壩筑壩配套技術研究, 2007 年高活力α - 乙酰乳酸脫羧酶的研制與應用)。繼 2006 年以來,我校已連續(xù)三年均獲廣西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尤其是 2008 年同時獲 2 項一等獎,這是自 1985 年廣西科技進步獎設立以來,首次同一單位同一年獲 2 項一等獎。學校承擔的國家級科研項目數、科研經費總額和發(fā)明專利申請量、授權數連年位居廣西前列。近年來,學校大力加強科技與經濟的結合,緊緊圍繞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需要,開展重大領域、重大科技問題和關鍵技術問題的科學研究和聯合攻關,積極探索新形勢下科技成果轉化及產業(yè)化的有效形式和途徑,集中推廣和轉化一批對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有重要作用的科技成果和實用技術。學校黨政主要領導還親自帶隊,深入各市、縣開展科技對接活動,簽訂科技合作協議,全面推進校市科技合作、人才培養(yǎng)、技術推廣、成果轉化、科學普及工作,為地方經濟建設社會發(fā)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

人才培養(yǎng)

學校堅持把人才培養(yǎng)作為根本任務,不斷加強專業(yè)建設,深化教學內容、課程體系、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強化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和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實施多樣化人才培養(yǎng)模式改革,人才培養(yǎng)質量穩(wěn)步提升。先后獲得國家教學成果一等獎 2 項、二等獎 2 項, 5 個國家級特色專業(yè), 2 門國家級精品課程, 1 個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 2 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2 人被評為國家級教學名師。 2005 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優(yōu)秀; 2007 年,成為首批“國家大學生創(chuàng)新性實驗計劃學!敝。建校以來, 廣西大學培養(yǎng)了 20 萬余名各類專業(yè)人才,很多畢業(yè)生已成為各行各業(yè)的骨干和地方經濟建設的生力軍,為國家經濟建設特別是廣西的經濟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全國政協副主席李兆焯,兩院院士李林、黨鴻辛、陳太一、沈善炯, 20 世紀 80 年代同一時期擔任兩岸三地農業(yè)最高長官的何康、黃誠達(香港地區(qū))、李崇道(臺灣地區(qū)),與建筑大師貝聿?、大畫家趙無極齊名的海外華人三大寶之一的美籍華人大作曲家周文中,原香港最高法院上訴庭按察司、“大紫荊勛章”獲得者李福善,香港著名演員和導演鮑方,風靡全球的《豪杰解霸》軟件發(fā)明人梁肇新,都是西大學子的杰出代表。

校園文化

廣西大學十分注重校園文化建設,著力營造氛圍濃郁、健康向上、朝氣蓬勃的育人氛圍。學校根據學科專業(yè)特點不斷推出有特色的科技文化活動和形式多樣的第二課堂活動,依托學生會、學生社團組織開展了素質拓展展示會、女生節(jié)、才藝大賽、校園廣場音樂會、心理活動周、校科技節(jié)、形勢與政策百場報告會、社團巡禮活動和宿舍文化節(jié)等“校園文化精品活動”,為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和個性展示提供了陣地和舞臺。學校十分重視組織開展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各類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自 1991 年以來,學校連續(xù) 16 年被中宣部、教育部、團中央授予大學生暑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或優(yōu)秀服務隊稱號, 2005 年校團委被團中央授予“五四紅旗團委”稱號。學校群眾性體育和競技體育活動蓬勃開展。 2000 年以來,在全國大學生羽毛球錦標賽、全國大學生田徑錦標賽、全國大學生乒乓球錦標賽、全國大學生籃球聯賽( CUBA )、全國大學生健美操錦標賽等競賽中均有不俗的戰(zhàn)績。尤其健美操一直處于全國領先水平,啦啦操隊自 2005 年以來連續(xù) 3 年在全國比賽獲得第一名, 2006 年代表中國大學生參加世界啦啦隊錦標賽,闖入決賽,獲得第 11 名。此外,男籃四次、女籃三次闖入 CUBA 決賽階段,尤其 2001 年,廣西大學成為全國第一所男、女籃球隊雙雙進入 CUBA 決賽階段的高校。學校被評為“全國貫徹《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優(yōu)秀高等學校”,獲“全國健美操大眾鍛煉標準推行獎”。

熱門推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