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陽歷史名人排行榜具體前十名有哪些

思而思學網(wǎng)

邵陽歷史名人排行榜具體前十名為胡曾、楊再興、藍玉、魏源、劉長佑、劉坤一、魏光燾、蔡鍔、匡互生、呂振羽、賀綠汀、袁國平,具體名單見下文。

一、邵陽歷史名人排行榜具體前十名有哪些

陳勝喬 在邵陽市區(qū)資江南路的古城墻下,有12尊歷史名人半身青銅像,他們分別為胡曾、楊再興、藍玉、魏源、劉長佑、劉坤一、魏光燾、蔡鍔、匡互生、呂振羽、賀綠汀、袁國平。

▲ 胡 曾

胡曾(céng),字靜軒,號秋田,生于839年,湖南邵陽縣長陽鋪鎮(zhèn)秋田村(竹山灣)人。

胡曾從小聰明好學,才華橫溢,《唐才子傳》稱贊他“天分高爽,氣度不凡”。青年赴長安參加進士考試,曾被認為是邵陽第一位進士(有爭議)。

胡曾在任劍南節(jié)度使高駢的幕僚時,針對南詔王(南方少數(shù)民族首領)挑釁唐王朝,寫作《答南詔諜》,以一紙大氣磅礴的檄文,恩威并施,使南詔王心悅誠服歸順唐朝。

胡曾一生以寫《詠史詩》著稱,共150首。其詩通俗明快,借古諷今,在晚唐、五代時頗為盛行。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歷史教科書在講述戰(zhàn)國歷史的時候,以胡曾的一首《詠史詩·流沙》開篇。全詩為:七雄戈戟亂如麻,四海無人得坐家。老氏卻思天竺住,便將徐甲去流沙。

▲ 楊再興

楊再興(1104-1140),出生湖南城步苗族自治縣西巖鎮(zhèn)水東村,從小習武,武功高強。1131年,安徽阜陽人曹成擁兵自北方入湘,楊再興被擄入曹部,后成為曹成部將。后來被征伐曹成的岳飛生擒,加入岳家軍抗金,戴罪立功。

楊再興在岳飛手下?lián)诬娗敖y(tǒng)制、統(tǒng)軍保駕都督元帥,在抗金戰(zhàn)斗中,常任先鋒,勇猛無比,屢破敵營。1140年夏,楊再興參加中原大戰(zhàn),屢戰(zhàn)皆捷,連克數(shù)十縣。當年冬天,奉命率300騎兵為前哨,不幸連人帶馬陷入小商河,被金兵用箭射死。

楊再興死后葬河南省臨潁縣南12公里小商橋東300米處,其墓世稱“忠墓”,當?shù)厮追Q“楊爺墓”。今邵陽城步,亦有楊再興墓葬及楊公祠遺址。

▲ 藍玉

藍玉(1340-1393),出生于城步扶城峒楓木陵(今湖南城步苗族自治縣丹口鎮(zhèn)下團村)是明朝開平王常玉春的妻弟,跟隨常玉春為朱元璋效力。1371年, 藍玉隨征西將軍傅友德出征四川,攻克成都。之后指揮征伐北元、平定西南等戰(zhàn)爭,在摸魚兒海一舉摧毀北元的職官體系,使它從此無力對抗明朝,因此立下赫赫戰(zhàn)功。回朝后,藍玉被朱元璋封為“涼國公”。

藍玉是明朝開國元勛,但他居功自傲,驕橫霸道,多次觸怒朱元璋。1393年,朱元璋以“謀反罪”處死藍玉,誅滅三族,連被殺者有一萬五千多人。

藍玉被殺后,與他同鄉(xiāng)且是世交的黔國公沐春為保存他的遺脈,將身懷有孕的藍玉侍妾藏于沐府,該侍妾生得遺腹子(藍昌建)。后來朝廷放松對藍黨的追究,藍昌建回城步扶城為藍玉守墳,子孫眾多。

▲ 魏 源

魏源(1794-1857),名遠達,字默深,中國近代著名啟蒙思想家、文學家,湖南隆回縣司門前鎮(zhèn)金潭人。

魏源16歲考取秀才,28歲考取舉人第二名,但考取進士的時間很晚,直到50歲才考上,一生只做過高郵知州、東臺知縣、興化知縣等小官。

魏源一生最杰出的成就是受林則徐委托,編撰《海國圖志》。在這部書里,魏源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主張,系統(tǒng)介紹西方國家的地理、歷史、政治狀況和許多先進科學技術,對中國后來追求現(xiàn)代化產(chǎn)生巨大影響。魏源也因為被公認為是近代中國“睜眼看世界第一人”。

魏源晚年抑郁不得志,潛心學佛。1857年3月26日,魏源卒于杭州東園僧舍,終年63歲,葬杭州南屏山方家峪。

▲ 劉長佑

劉長佑(1818-1887),字子默,號蔭渠,清末湘軍名將,官至兩廣總督、云貴總督、直隸總督,湖南新寧縣金石鎮(zhèn)人。

劉長佑16歲考取秀才,31歲考取拔貢。1849年與劉坤一募鄉(xiāng)勇萬余人,會同清軍鎮(zhèn)壓李沅發(fā)起義軍。1852年隨江忠源率鄉(xiāng)勇至廣西參與圍剿太平軍,憑軍功不斷升遷,從拔貢一路升為道員、按察使、布政使。1860年,劉長佑擢升廣西巡撫。1862年升任兩廣總督,不久調(diào)任直隸總督。后任廣東巡撫、廣西巡撫、云貴總督。

劉長佑為人正直,勤政清廉。1879年回到新寧老家“馀慶堂”生活,不置家業(yè)。1887年,劉長佑在老家病逝,享年70歲。1935~1936年,國民政府選定劉長佑為湖南古今30位賢人之一。

▲ 劉坤一

劉坤一(1830-1902),字峴莊,清末湘軍名將,官封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使、兩廣、兩江總督兼理兩淮鹽政,欽差南洋通商大臣,湖南新寧縣金石鎮(zhèn)人。

劉坤一生于新寧縣城富裕人家“光厚堂”,從小有神童之稱,19歲考取廩生(朝廷給膳食的秀才)。1849年劉坤一與劉長佑在家鄉(xiāng)組織鄉(xiāng)勇鎮(zhèn)壓農(nóng)民起義,后來跟隨江忠源鎮(zhèn)壓太平天國,憑軍功一路升任直隸知州、知府,廣西按察使、布政使。1863年,劉坤一升任江西巡撫,年僅33歲,成為清朝當時最年輕的封疆大吏。后任兩廣總督、兩江總督。

劉坤一生做督撫的時間一共有30多年,特別是在十分重要的兩江總督位置上累計呆了14年,放眼整個晚清,可以說絕無僅有。他因此與李鴻章、張之洞并列為19世紀80~90年代最有實權的晚清重臣。

1902年劉坤一去世,慈禧給他題寫了功德碑文,現(xiàn)存于崀山風景名勝區(qū)劉氏宗祠。

▲ 魏光燾

魏光燾(1837-1916),別名魏午莊,字光邴,晚號湖山老人,官至兩江總督兼南洋大臣,并署理鹽政、總理各國事物大臣,湖南隆回縣司門前鎮(zhèn)石山灣人。

魏光燾是魏源的族侄孫,少年喪父,19歲以前在隆回金潭老家做淘金工。1856年參加湘軍,依靠軍功,一路升為縣丞、知縣、知州、同知、道員。

1875年,魏光燾奉命隨左宗棠入疆平叛。平定新疆后,光燾擔任新疆第一任布政使,第二任代理行政首長(巡撫)。后來他又歷任云貴總督、陜甘總督、兩江總督、南洋大臣、總理各國事務大臣。在署理兩江總督期間,魏光燾督促實施建設三江師范學堂(南京大學、東南大學等校的前身),是南京大學、東南大學主要創(chuàng)始人之一。

1905年,魏光燾回到家鄉(xiāng)。1916年卒于寶慶城東郊湖山別墅,享年80歲。

▲ 蔡 鍔

蔡鍔(1882-1916),原名艮寅,字松坡,近代偉大的愛國者,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民主革命家 ,中華民國初年杰出軍事領袖,出生于邵陽市大祥區(qū)蔡鍔鄉(xiāng)蔡鍔村,后隨父母遷居邵陽市洞口縣水東鎮(zhèn)楊灣村。

蔡鍔從小有神童之稱,13歲考取秀才,15歲考入長沙時務學堂,師從梁啟超、譚嗣同。1899年赴日本留學,后日本入陸軍士官學校學習軍事。1904年畢業(yè)回國,先后在湖南、廣西、云南等省教練新軍。1911年10月30日,蔡鍔與革命黨人李根源等在昆明領導新軍響應武昌起義,蔡鍔被推為臨時革命總司令。隨后成立云南軍政府,任都督。

1915年12月,蔡鍔與唐繼堯等人在云南發(fā)動反對袁世凱稱帝的護國戰(zhàn)爭,他抱病出任護國軍第一軍總司令,經(jīng)過艱苦卓絕的戰(zhàn)爭,迫使袁世凱取消帝制。

1916年11月8日,蔡鍔因喉癌在日本醫(yī)治無效逝世,中華民國國會追認他為上將軍,將他安葬在長沙岳麓山上。蔡鍔是中華民國國葬第一人。孫中山為他親書挽聯(lián):“平生慷慨班都護,萬里間關馬伏波!

▲ 匡互生

匡互生(1891-1933),字人俊,號務遜,出生于湖南邵東市廉橋鎮(zhèn)豐足村,民主革命家,教育家。五四運動,“打進趙家樓第一人”。

匡互生一生最令人矚目的時刻在“五四”運動中。1919年5月4日,他和傅斯年等人針對當時的北洋政府在巴黎和會上出賣國家利益,率領學生代表到天安門游行示威,第一個沖進時任外交總長曹汝霖的住宅(趙家樓),放火燒了曹宅。

“五四”運動之后,匡互生到長沙楚怡小學任教,1920年任湖南第一師范教務主任。1924年2月受聘任春暉中學數(shù)學教員兼訓育主任。1925年在上海江灣創(chuàng)辦立達中學(后改名立達學園),聘請豐子愷、葉圣陶、朱光潛等人任教。1932年,匡互生患腸癌在上海病逝,終年42歲。1987年5月2日,邵東縣政府將他的遺骨迎回故里,葬于縣城宋家塘街道苗圃場(現(xiàn)皮具工貿(mào)園之后)。

▲ 呂振羽

呂振羽(1900-1980), 字行仁、學名振羽,著名歷史學家、教育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湖南邵陽縣金秤市鄉(xiāng)溪田村人。

呂振羽是一位老革命。1922年在湖南大學讀書時就加入北伐軍,任國民革命軍新編第一師政治部宣傳科長,代理師政治部主任!熬乓话恕笔伦兒笸渡砜谷站韧龌顒,以筆為槍 ,揭露日本侵吞中國的陰謀和蔣介石不抵抗的政策。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七七事變后,呂振羽奉命回湘組織“湖南文化抗敵后援會”,后奉命回家鄉(xiāng)創(chuàng)辦“塘田戰(zhàn)時講學院”。

新中國建立后,呂振羽擔任大連大學校長兼黨委書記、東北人民政府文化教育委員會副主任兼東北人民大學(吉林大學)校長﹑黨委書記等職務。

呂振羽是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歷史科學開拓者之一。著有《史前期中國社會研究》、《中國政治思想史》、《簡明中國通史》、《中國民族簡史》、《中國社會史諸問題》、《史論集》、《呂振羽史論選集》等。

▲ 賀綠汀

賀綠汀(1903-1999) ,原名賀安卿,又名賀抱真 、賀楷等,中國著名音樂家、教育家,湖南邵東市九龍嶺鎮(zhèn)綠汀村人。

1924年,賀綠汀以第一名成績考入長沙岳云中學藝術專修科。1931年考入上海國立音樂?茖W校。1934年以《牧童短笛》和《搖籃曲》分別獲得國際鋼琴作曲比賽一等獎和名譽二等獎,成為我國第一位創(chuàng)作鋼琴曲獲得國際認可的人。

上世紀30年代中期,賀綠汀為中國電影創(chuàng)作了很多膾炙人口的歌曲,其作的《四季歌》《天涯歌女》《春天里》等歌曲,紅遍大江南北,傳唱至今?谷諔(zhàn)爭爆發(fā)后,創(chuàng)作的《游擊隊之歌》《嘉陵江上》,極大鼓舞和激勵了全國軍民抗戰(zhàn)的勇氣和決心,獲毛澤東等*稱贊。

新中國成立后,賀綠汀長期擔任上海音樂學院院長,為國家培養(yǎng)了眾多音樂人才。

▲ 袁國平

袁國平(1906-1941),卓越政工將領、新四軍政治部主任,湖南邵東市范家山(今屬牛馬司鎮(zhèn))人。

1925年10月,袁國平入黃埔軍校第4期政治大隊學習。從1929年起,歷任工農(nóng)紅軍第5軍、第3軍團政治部主任,第8軍政治委員,紅軍總政治部副主任,紅軍第1方面軍政治部代主任等職務。

1938年3月,袁國平任新四軍政治部主任。1941年1月,新四軍軍部和皖南部隊9000多人在奉命北移時遭到中國國民黨軍隊包圍,軍長葉挺被俘,副軍長項英被殺,袁國平在率部突圍中身受重傷,為不拖累戰(zhàn)友,舉槍自殺,壯烈犧牲,年僅35歲。

袁國平是我軍為數(shù)不多參加了北伐戰(zhàn)爭、南昌起義、廣州起義、五次反圍剿作戰(zhàn)和紅軍長征的高級將領。軍迷們分析認為,如果他活到新中國建立后,以他對中國革命作出的貢獻,當授大將軍銜。

二、邵陽歷史沿革

邵陽市,史稱“寶慶”,資江與邵水交匯穿城而過,是一座具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古城。早在春秋末期楚國大夫白善在此筑城,稱白公城,屬楚地。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分全國為三十六郡,邵陽屬長沙郡,東漢末屬零陵郡。三國初屬蜀,后入?yún)恰H龂鴧菍毝υ辏ü?26年),分零陵北部為昭陵郡,郡治設今邵陽市。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司馬炎平定東吳,為避其父司馬昭之諱,改昭陵為邵陵。南宗理宗趙均作太子時,曾被封為邵州防御使。登極做皇帝,升邵州為寶慶府,寶慶之名始于此。寶慶之名經(jīng)明、清兩朝一直沿用到民國初年。民國十七年(公元1928年)改寶慶為邵陽。1949年解放,1950年成立邵陽市。為地轄市。1972年改為省轄市,仍歸地區(qū)代管。1977年7月改為省轄市,由省直接管理。1986年初,邵陽地區(qū)和邵陽市合并。解放三十多年來,邵陽市行政建制頻繁變化,是國民經(jīng)濟和其他各項事業(yè)飛速發(fā)展的必然結果。

邵陽市山河毓秀,民風淳樸。明代吳童有邵陵詩云:“南楚雄邊百粵親,山川無異土風淳,踏歌樵婦黃茅髻,負載征人百葛巾”。由于受中原文化影響,開化甚早,人文薈萃,英才輩出。如唐代著名詩人胡曾所著《九疑圖經(jīng)》、《安定集》10卷和《詠史詩》三卷存世,有竭力支持鄭和出使西洋的明代都御史兼兩廣總督的李敏,我國近代史著名的資產(chǎn)階級改良主義的先驅(qū)、進步思想家魏源,著名的輿地學家、音韻學家和漢學家鄒漢勛;戊戌變法運動的積極支持者樊錐;民族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的先驅(qū)蔡鍔和譚人鳳,反對帝國主義文化侵略、敢于和一切惡勢力做斗爭的賀金聲,新民主主義革命前期,全國聞名的女革命活動家雷瑜,在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中壯烈犧牲的新四軍政治部主任袁國平,當代著名的史學家呂振羽,音樂家、作曲家賀綠汀等都是邵陽人的優(yōu)秀代表。

三、邵陽簡介

邵陽,是湖南省下轄地級市,史稱“寶慶”。位于湘中偏西南,資江上游,北障雪峰之險,南屏越城嶺之秀,資水流貫全境,與邵水匯聚市內(nèi),中間盆地珠連,丘陵起伏;東與衡陽市為鄰,南與永州市和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桂林市接壤,西與懷化市交界,北與婁底市毗連;介于北緯25°58’~27°40',東經(jīng)109°49'~112°57'之間。2022年轄大祥區(qū)、雙清區(qū)、北塔區(qū),邵東市、武岡市、新邵縣、邵陽縣、隆回縣、洞口縣、新寧縣、綏寧縣、城步苗族自治縣,土地總面積20824.37平方千米。全市戶籍人口816.89萬人,常住人口641.78萬人,其中城鎮(zhèn)人口和鄉(xiāng)村人口分別為344.29萬人和297.49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2.21%。年內(nèi)氣溫最高39℃、最低-3℃,1-12月我市平均降雨量1051.15毫米,較歷年同期(1333.3毫米)偏少21.16%。森林覆蓋率61.02%,水質(zhì)綜合達標率100%,空氣質(zhì)量優(yōu)良率89.6%。2022年全市完成地區(qū)生產(chǎn)總值2599.18億元、增長4.7%(與上年比較,下同)。其中,第一產(chǎn)業(yè)完成增加值435.2億元、增長3.5%,第二產(chǎn)業(yè)完成增加值832.9億元、增長6.4%,第三產(chǎn)業(yè)完成增加值1331.1億元、增長4.1%。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qū)生產(chǎn)總值為40341元、增長5.8%。三次產(chǎn)業(yè)結構比為16.7:32.1:51.2。

邵陽歷史悠久,名傳瀟湘。境內(nèi)早在商代即有臣民入居,西漢初置縣,歷經(jīng)昭陵、邵陵、邵陽、敏州、邵州、寶慶,最后定名為邵陽,至今已有2500多年。清代,寶慶府城資江繞郭,邵水穿城,環(huán)城墻炮臺林立,加之山環(huán)水復,攻之不易,留下“鐵打的寶慶”美名,F(xiàn)今邵陽為國家生態(tài)文明建設先行示范區(qū)、國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國家衛(wèi)生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市,正在創(chuàng)建全國文明城市、國家森林城市。

邵陽山川秀美、風光綺麗。有大小旅游資源350處,資源總量居全省第三位。世界自然遺產(chǎn)新寧崀山,被譽為“丹霞之魂、世之瑰寶”,是全國AAAAA級景區(qū);南山國家公園是全國首批十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qū)之一,綏寧黃桑被聯(lián)合國譽為“神奇綠洲”,武岡云山被譽為“楚南勝境”,隆回虎形山神秘花瑤風情與高山自然風光渾然一體,隆回魏源故居、洞口蔡鍔公館、邵東昭陽侯國城址、武岡法相巖等人文美景星羅棋布。

邵陽人杰地靈、英才輩出。唐代胡曾,工詩詠史;車氏一家,才俊滿門;啟蒙思想家魏源,著《海國圖志》倡“師夷長技以制夷”,堪稱睜眼看世界第一人;民主革命家蔡鍔,護國倒袁,為再造共和立下卓越功勛;“五四闖將”匡互生,火燒趙家樓,點燃反帝反封建的熊熊烈火;新四軍將領袁國平,御外辱而謀解放,經(jīng)戰(zhàn)沙場,臥血皖南;紅色音樂家賀綠汀,一曲《游擊隊之歌》響徹大江南北,傳唱至今。

熱門推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