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IT業(yè)是一座圍城。作為城里的人,我們可以給你一把鑰匙,并幫助你找到自己在城里的位置。自今日起,《IT商界》月末版開始試刊IT職場專版,我們愿為IT人才多點起一盞路燈。
黃迎對記者說,“自從混跡IT業(yè)幾年來,糊里糊涂地掙了點錢。”他說,“我以后不是一般人,到村里也能當村長。”
但是,記者怎么也沒有想到,這個“不是一般人”的黃迎,竟然連大學都沒有上過,只有高中學歷。黃對自己的評價是“另類的普通人”。
“我從做飯開始進入IT”
黃迎出身于湖北襄樊一個普通工人家庭。2000年,黃迎高中畢業(yè),因為沒考上大學,就進了一家賣二手電腦的小公司做雜工,從做飯開始,一邊做本職工作,一邊學電腦裝機技術。做飯做了半年,手藝沒什么長進,黃迎的電腦技術卻掌握得很快。2000年底,黃迎利用學到的本事跳槽到當地電腦城一家經營兼容機的電腦公司里去組裝電腦。這是他“混進IT界”的開始。
后來,他又跳槽過兩次,一次是進了網絡公司做系統(tǒng)工程。在網絡公司考了思科CCNA認證,發(fā)現(xiàn)它在電信部門用得多,就轉做網站,于是又一次跳槽,就是現(xiàn)在這家公司。黃迎三次跳槽,都沒有離開IT業(yè),但一次比一次更成熟了。
其實黃迎真正喜歡的并不是IT技術,對他來說,IT是他的飯碗,不是愛好。他的愛好是外語。高考時好幾門功課都不及格的黃迎,外語居然考了130分(滿分150分)。酷愛外語的黃迎說,“中學沒有資格考四級,不然我在中學早就過四級了。”黃說,“我不是正規(guī)軍,但是看英文新聞基本上都能看懂,生活用語也可以應付。他喜歡看原版電影,他說,“能聽懂人家說話是一種享受。”
記者問道,“既然你喜歡外語,為什么還要躋身IT呢?”
黃回答道,“為了生活。IT業(yè)是新行業(yè),總有公司成立,缺人相對較多,所以好找工作。”
但是,黃迎并不認為IT將是他事業(yè)的歸宿。對于IT,黃迎有著自己的看法。“IT是個新領域,很適合創(chuàng)業(yè),但同時也是個不成熟的行業(yè)。所以高科技股不能炒長線,只能投機。”黃說,他應該利用自己的長處,盡快向傳統(tǒng)產業(yè)轉移,他看好媒體,他覺得自己可以做翻譯,因為“翻譯就是個熟練工”。
因此,雖然黃迎是CCNA認證工程師,卻寧愿當編輯,他說寧愿當打字員也不愿再當工程師了。黃說,“我知道工程師有分紅的,雖然收入多,但是做工程要到處跑,就沒有時間坐在電腦前翻譯和寫稿子了。”
記者問黃迎,“翻譯和寫稿子不會比當工程師收入更高吧?”
他很有心計地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做電腦技術要不斷地學習新技術,我既沒有時間,更沒有自信,做電腦技術一般都有個30歲的年限,老了就做不動了。我學歷不高,必須為將來考慮,上了年紀不適合IT怎么辦?反而不如趁早轉到自己更感興趣、更有長處的領域去。”
SOHO的機會在網上
黃迎說:“網絡爆炸的時代,我也想在網上淘金,覺得自己外語還可以,就在論壇上閑逛找機會,機會就來了。”黃說,開始看到點廣告可以賺錢,就去外國網站狂點,至今一分錢都沒收到。
后來聽說了SOHO的概念,黃迎也想做個兼職。2002年,黃在論壇上認識了一個翻譯公司的簽約翻譯,成了朋友。朋友把黃迎介紹給翻譯公司,翻譯公司看黃迎的外語能力還可以,就給他分派工作。黃說,“翻譯公司50%的工作量都是通過網上譯員完成的,因此說‘網上有工作機會’并不為過。”
就在同一年,一家翻譯公司拿到了微軟的訂單,正在需要用人之際,一個專職翻譯卻突然離職,公司就在“譯員庫”(曾經給該公司發(fā)過求職信的應聘人員資料庫)里尋找“人才備份”。“半夜12點就打電話找我,”黃迎流露出幾分得意,“鬼使神差地居然選中了我,而且是參與微軟中文網站漢化工作,斷斷續(xù)續(xù)地兼職干了一年。”
從2003年5月開始,黃迎的月收入基本維持在5000元左右。其實,他做網頁編輯的月基本工資只有800元。
但是,后來在翻譯一些大型軟件使用手冊時,黃迎遇到了障礙,因為他買不起昂貴的TRADOS(一種適用于專業(yè)翻譯領域的計算機輔助翻譯工具),在與他人合作翻譯較大項目時感到很吃力,而小一點的翻譯公司都沒有這款軟件,于是黃感到力不從心。從2003年開始,黃迎逐漸向寫稿方面轉移,給很多IT專業(yè)雜志寫稿,做技術文章的撰稿人和新聞稿翻譯。
理想是出國
黃迎每天在電腦前工作18個小時,幾乎全天候在線。他說自己很累,在賺了一些錢的同時,也放棄了快樂和自由。他沒有女朋友,他說沒有時間。自己不僅要工作,還要多分析報紙,寫稿要有針對性,因為他不是編輯約稿,而是自創(chuàng)選題。
黃迎說,“我想出國,邊讀書邊賺錢。”出國是需要錢的,這就是他拼命賺錢的動力。黃說,“出國主要是自己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找一個適合自己的地方。”
但是黃迎到底能不能實現(xiàn)他的目標,連他自己也彷徨和困惑。他跟記者說,“我的目標只是這個年紀想的,誰知道過幾年又會怎么想,也許那時候的我就不是今天的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