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初中新學期周記范文

思而思學網(wǎng)

又是開學的第一個星期,按照慣例,只要是第一節(jié)課,老師總會先教育一番。于是第一個星期往往是自修課多、作業(yè)少。我們只好預習,然后做發(fā)下來的作業(yè)本。

大家都認真地做,提前做。有的科目剛上了一節(jié)課,我已經(jīng)快把一個單元的作業(yè)本做完了。同桌大概還沒從寒假閑適的氣氛里緩過來,這本書看看,那本書翻翻,作業(yè)本壓根就沒怎么動過。一看我做了十多頁,大吃一驚,慌忙環(huán)顧四周,發(fā)現(xiàn)大家都做了十多頁,于是不滿地發(fā)牢騷:“做這么快干什么,反正遲早要做。”“就是因為遲早都要做,早做好就會余下更多的時間呀!蓖懒⒖虖娪辛Φ鼗負舻溃骸叭,早晚都要進棺材的,難道也要早些進去嗎?”

這話說得很不好聽,但仔細想一想,也不無道理。不是所有早晚都會來的事都盡早做了好,但也不能對早晚都會來的事采取“腳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的態(tài)度。這對待早與晚的態(tài)度,又何嘗不是一種人生的心態(tài)?又何嘗不是一種人生的境界呢?

我覺得同桌的話前半句是很有道理也很現(xiàn)實的。是,人是遲早都要進棺材的,死是早晚都要來的。既然它是早晚都要來的事,我們何不像史鐵生那樣坦然?“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jié)日!奔热晃覀儫o法左右這個節(jié)日來得早或晚,不如就坦然地等待它盛大地降臨吧。

我們能掌控什么呢?就是在這“早”與“晚”之前,操縱自己,掌控自己的命運,做自己該做的事。記得有一位偉大的數(shù)學家,每天堅持工作十七八個小時。朋友總勸他悠著點,他卻說:墳墓里有的是時間。雖然我不贊同像他一樣拼命地工作,但卻欽佩他的努力,在早晚都要到來的死亡之前的努力。既然早晚都是要完成的,那就應該盡早地去完成。我們可以盡力去操縱它,讓它更有價值,更有意義,同樣,也可以留出更多的時間去做其它有意義的事?

但也不是所有可以人為掌握的事都提早完成得好,這就關系到一個利用時間的質量的問題了。依舊拿作業(yè)來說,假如很早地去嘗試完成它,但是由于沒有學習過,不熟練,花了大量的時間去研習它,而實際上學了以后可以花很少的時間完成。這樣一來,及早地去做就顯得有些得不償失了?梢,時間也是存在性價比的,關鍵看人們如何掌握。

人是遲早要步入社會的,不如及早地去接觸它;飯是早晚要吃的,卻無法一口氣吃完一輩子的飯;考試是遲早要來的,不如及早地去準備;婚姻是早晚會來的,卻不可盡早地去嘗試。世間千千萬萬“早晚”的事,說到底便是人們對待時間的態(tài)度,如何發(fā)揮時間最大的價值。這普普通通的早與晚之間,蘊藏著無窮的智慧。

熱門推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