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是什么工作
金融業(yè)是指經營金融商品的特殊行業(yè),它包括銀行業(yè)、保險業(yè)、信托業(yè)、證券業(yè)和租賃業(yè)。
金融業(yè)具有指標性、壟斷性、高風險性、效益依賴性和高負債經營性的特點。指標性是指金融的指標數據從各個角度反映了國民經濟的整體和個體狀況,金融業(yè)是國民經濟發(fā)展的晴雨表。壟斷性一方面是指金融業(yè)是政府嚴格控制的行業(yè),未經中央銀行審批,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允許隨意開設金融機構;另一方面是指具體金融業(yè)務的相對壟斷性,信貸業(yè)務主要集中在四大商業(yè)銀行,證券業(yè)務主要集中在國泰、華夏、南方等全國性證券公司,保險業(yè)務主要集中在人保、平保和太保。高風險性是指金融業(yè)是巨額資金的集散中心,涉及國民經濟各部門。單位和個人,其任何經營決策的失誤都可能導致“多米諾骨牌效應”。效益依賴性是指金融效益取決于國民經濟總體效益,受政策影響很大。高負債經營性是相對于一般工商企業(yè)而言,其自有資金比率較低。
金融業(yè)在國民經濟中處于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地位,關系到經濟發(fā)展和社會穩(wěn)定,具有優(yōu)化資金配置和調節(jié)、反映、監(jiān)督經濟的作用。金融業(yè)的獨特地位和固有特點,使得各國政府都非常重視本國金融業(yè)的發(fā)展。
不是什么人都能做金融的
真的不是什么人都能做金融的
在美國十年彈指一灰間。其實無論是在常春藤讀本科,還是在紐約金融職場上,我感受最深的一點就是,無論你是否優(yōu)秀,無論你是否有能力,你對自己的認知和你對自己選擇的認知是無價的。
有很多留學過來的同學在找工作期間非常的迷茫。迷茫的根本原因很多時候不在于不夠優(yōu)秀進不了最頂級的公司,迷茫的根本原因在于對自己不夠了解,甚至不敢也不想經歷那種徹心徹肺的了解。
本文作者:葉子姐,本科畢業(yè)于耶魯大學。現任大型資產管理公司機構業(yè)務部副總裁,并有多年協(xié)助北美人才招聘以及培養(yǎng)多元化人才的經驗。
最近很多文章都在揭露金融界的神秘面紗背后的東西??就是作為剛剛步入職場的我們, 也只不過是沒日沒夜辛苦工作的底層勞動者。那些所謂的光鮮外表,精英的標志,甚至每個人工資表上的數字,到最后換來的卻可能是短短幾年精神的極度崩潰和身體的嚴重透支。
其實看到這樣的文章,葉子姐只會笑一笑。這些背后的東西,難道大家真的不知道么?難道這種“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行為大家不能理解么?
從有工作這件事開始以來,我們的身邊從來都不缺那些知難而上的人。因為的確不是每個人都覺得我一定要舒舒服服的在工作的同時享受生活, 有些人也許天生就是工作狂。
當然更多的人,要得就是這種挑戰(zhàn),就是這種一般人不一定能承受的刺激來激勵自己的人生(要不然為什么總有人非要看恐怖電影非要去大呼小叫的做過山車?)連老板們都知道,留住一位好員工最關鍵的事情不一定是給他更多的薪酬,而是不斷地給他新的挑戰(zhàn),新的可以去征服的機會。一個真正優(yōu)秀的人,不會單純的因為薪酬而跳槽,而一定是因為現在做的事情已經太無聊而且沒有挑戰(zhàn)無法學到新的東西了。
正因為如此,對于那些削尖了腦袋想進金融咨詢四大等高端行業(yè)的同學們,葉子姐希望通過本專欄,向你呈現真實的工作狀況,和你需要具備哪些素質??而這些素質,我是多么的希望你從大一大二研一就開始培養(yǎng),因為等到你真的要找工作的時候,往往已經來不及了喲!
你需要承受從來沒有承受過的壓力
剛開始工作的時候,金融行業(yè)加班到后半夜是家常便飯(特別是投行咨詢),資產管理要好一些;不過那時候我經常會想,還在學校的時候晚上10點鐘我在做什么呢?也許我在趕第二天要交的作業(yè),也許我剛叢圖書館里出來順便買了很多雞翅當夜宵,也許我剛結束了某個社團活動,或者整個晚上都泡在隔壁家和從俄羅斯來的同學高談闊論人生理想。不過怎么想怎么覺得那時候很簡單幸福。
工作了以后完全不同。比如你做交易員(trading), 你必須在工作時間內每分每秒都全神貫注,如果一筆上百萬上千萬的交易你弄錯了一個小數點,后果將不堪設想。再比如明天老板要和客戶開會了,今天無論如何也要把報表核對好,把明天要用的演示文稿做出來??而且不像在學校,偶爾還可以同學之間互相借鑒一下甚至效仿一下答案。在工作上,就算你可以請教別人,該你做的必須自己做。而且最重要的區(qū)別是:在學校你出了錯,最多教授批評幾句或者成績上受點苦。而在工作上,如果出了大錯,很可能直接走人。
而最要命的是,每一個校園里的佼佼者,無論你是什么常春藤麻省理工還是斯坦福,工作以后都會發(fā)現其實自己什么都不會,什么都不懂,很多事情要從頭學,而且經常會被老板莫名其妙罵得狗血淋頭(當然好老板不是沒有,不過被老板批評在剛開始絕對是常事)。你會突然發(fā)現,你很努力很努力都達不到別人的要求,甚至達不到自己的要求。這種高強度的緊張伴隨著的難以釋懷的心情所帶來的壓力,特別是精神壓力,的確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承受的。
因為有如此高的期望值,面試時候別人問你,給我講講你在高壓環(huán)境下工作的故事吧(give me a situation when you had to work under Pssure), 你隨隨便便舉個例子,別人往往會認為你還差得遠!
你發(fā)現自己永遠在跟時間賽跑
很多同學給前輩校友們發(fā)郵件,發(fā)現經常石沉大海沒有回音,有些你認識的校友都如此,更何況不認識的。很多同學覺得是自己的郵件寫得不好。的確,很可能是這個問題。不過更有可能的是,這位前輩正在趕一份報表,或者他的老板正在指導他做一個新的項目,或者他正在開很重要的電話客戶會議,或者他算某個預測值正算得頭暈腦脹,等等。所以你寫信別人不回或者很遲才回,都是正常現象。當然有各種辦法增加回復的幾率,這個以后再議。
對于一位金融人士來說,跟時間賽跑的能力基本可以算為最重要的能力之一。跟時間賽跑有兩種理解:第一,你必須很快的自學,很快地閱讀然后很快地轉化為自己的東西實踐和應用。簡單舉例,比如任何一個做股票研究的人,對于第二天就要交的報告,很可能頭一天晚上要讀之前一個學期才會讀的閱讀量。第二,你必須管理好自己的時間,合理的分配以及合理的選擇哪項任務應該優(yōu)先。
工作以前你一般只是管理自己的時間,而工作以后你需要開始管理別人的時間,包括客戶、律師、企業(yè)、甚至老板?梢钥隙ǖ氖,沒有人會告訴你到底哪個最重要,哪個次重要,哪個不重要,對于要東西的人來說,什么都重要什么都緊急??你往往遇到的情況不是可以先做這個后做那個安排得有條不紊,而很可能是什么都要做什么都要做好而且期限都很緊。這不僅僅需要你的時間管理能力,能需要你的判斷力。判斷對了,皆大歡喜;判斷錯了(反正不會是什么好結果)。
因為有如此高的期望值,面試時候別人問你, 給我講講你是怎么管理時間的?或者給我講講你同時需要做很多事情時候的故事吧(How do you do time management? Or Give me an example when you had to multi-task). 你隨隨便便舉個例子,別人很可能又會懷疑,這么多事情給他/她,到底能不能完成任務?
你要馬上惡補專業(yè)“忽悠”人的能力
這里勉強用了“忽悠”二字,但是我特意在前面加上了“專業(yè)”。其實在我們的教育體系里面,中國學生也許最缺乏的就是與人交流的能力(communication skills)和在大家面前做展示的能力(Psentation skills)。雖然這一點在近些年來有所改變,可是我們大多數人走的還是應試教育的路線(國情問題)。會做題,會考高分,可是卻很難把復雜的問題很簡單明了的解釋出來,或者把很普通的一件事情說得非常高大上。而至于美國同學,在這方面真是輕車熟路信手拈來。
很多同學說我們英語不好無論怎么練發(fā)音還是不行??其實大可不必糾結于發(fā)音。英文發(fā)音的好壞和表達能力是否準確完全是兩個概念。在職場上有太多帶著歐洲口音印度口音的,只要可以把想要表達的東西準確、簡練地表達出來,就會得到別人的認可。在表達得準確和簡練的基礎上,更重要的能力是如何說服別人讓對方聽你的,覺得你說的有道理、有影響力、而且動聽,讓別人不想聽你的按照你的意見來做事都很難。
這種能力不光是銷售工作(sales)需要,其實基本所有的頂尖職業(yè)都需要。比如你想做資產管理, 到最后是要說服團隊投資這個比投資那個更好;你要做風險控制, 到最后是要說服基金經理大牛他哪里的風險太高了而這樣不好;你要做企業(yè)并購, 到最后也是要讓買方賣方同意一個公司的定價等等。而讓老板點頭、客戶點頭、其他部門點頭、第三方咨詢點頭、甚至市場都點頭贊同你的觀點,談何容易?!而且通常情況下 ,對方都一定比你更厲害,比你更成熟,比你更久經沙場。所以你不得不加快腳步,用最短時間練就一番“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本領。
因為有如此高的期望值,面試時候別人問你,你怎么協(xié)調不同人的不同意見?或者講講能展示你領導力的故事吧(How to you reconcile different opinions, or how do you demonstrate leadership. ) 你講不出來一二三,別人就又會發(fā)愁了,我敢不敢有一天把他/她放在客戶面前,或者領導面前?
你必須不斷向別人證明你的價值
學生時代的我們一定都有這樣的感覺吧。有時候很努力的準備一門考試,然后在考完的那一瞬間,終于松了一口氣大腦里面開始一片空白,好像所有好不容易背下來的內容都連同考卷一起交還給了老師。而對于已經工作的人來講 ,可能很久都不會再體會這種“松了一口氣”的感覺了。為什么呢? 因為你在公司的價值是現值(Present Value), 而現值其實就是未來現金流折現(Discounted Future Cash Flow)的總和,重點在“未來”這個詞上。
解釋一下,你在公司的當前的價值跟你之前的所作所為沒有太大的關系。我們中國人不是有句老話叫“好漢不提當年勇”嗎?而在職場上,就算你之前是最大的銷售經理,管理過千軍萬馬,或者曾經掌管最大的社團組織;而如果因為任何原因,公司覺得你沒有辦法帶來未來現金流,那么你就要小心自己的位置了(當然,對于非直接盈利部門衡量標準不一樣)。
你也許會心存怨恨的想:這難道就是所謂的“資本主義”么?其實不然。如果想在這樣的職場環(huán)境生存,就要轉化自己的思維方式??之前你做過的任何事情付出過的任何努力,公司是付過你薪酬的,你對公司的貢獻沒有白費。只是為了公司繼續(xù)(重點在繼續(xù))重用你,則需要繼續(xù)更加努力的付出。其實這非常合理,不是么?
在這樣的理解基礎上,再想想你在工作中可能需要面對的種種挑戰(zhàn)。2008-2009年的金融危機姑且不論,每天很長的工作時間暫且不提,其實在怎樣的市場環(huán)境下,在金融行業(yè)最經常發(fā)生的事情就是要進行部門重組??你的老板換掉了,來了個新的老板對你之前的表現一無所知。一切仿佛要重新開始,信任要重新搭建,又要從小事做起,一件小事做好了一次兩次三次,別人才能給你更大的事情做。大家真的別小看這些不起眼的小事??因為只有把每件小事做好了,你才能向別人證明你可以承擔更大的責任。
多年前有個好友進了一家頂級投行,三個月后就受不了跟我討論辭職相關的事情,其實這種讓人哭笑不得的事情每天都在發(fā)生。公司花了大力氣培訓你,要得就是你能夠承諾為他們工作。雖然對這種承諾時間長短的定義根據行業(yè)和具體公司有所不同,但是相同的是:他們想了解你以后的計劃,你對自己的職業(yè)規(guī)劃,你是為了耀眼的光環(huán)來的,還是為了不斷學習成長不斷創(chuàng)造價值來的??選擇后者是必須的。
也許曾經的我們都太習慣讓家長幫我們決定,老師幫我們決定,成績幫我們決定。在職業(yè)的選擇上被問到“為什么想來我們公司的時候”才發(fā)現自己依然非常迷茫。其實從公司的角度來講,他們是真的想知道,你到底了不了解自己,了不了解行業(yè),清不清楚你到底即將面對怎么樣的工作和生活。
在美國十年彈指一灰間。其實無論是在常春藤讀本科,還是在紐約金融職場上,我感受最深的一點就是,無論你是否優(yōu)秀,無論你是否有能力,你對自己的認知和你對自己選擇的認知是無價的。有很多留學過來的同學在找工作期間非常的迷茫。迷茫的根本原因很多時候不在于不夠優(yōu)秀進不了最頂級的公司,迷茫的根本原因在于對自己不夠了解,甚至不敢也不想經歷那種徹心徹肺的了解。
到現在我依然記得10年前申請美國本科的時候,為了一篇個人陳述文章寫不出來或者語言的表達上不能恰當好處,當時的我就失聲哭了起來。我也清楚的記得大二為了挑戰(zhàn)自己選修了一門自己以為可以勝任的課程卻發(fā)現跟美國學生相比自己一塌糊涂所以不得不退出那門課程。我更清楚的記得當年大四求職的時候面對金融危機的暴風驟雨,而自己卻破釜沉舟一定要在紐約創(chuàng)出自己的一番天地的決心。
而到今天,我很感恩。因為我非常清楚如果當時沒有跌倒過的我,也就一定不會有今天可以很釋然的跟大家分享金融職場求職經歷的我。
馬云在Alibaba上市時所說的那句話相信很多人刻骨銘心 ??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后天很美好,但是絕大部分人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