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yǎng)孩子獨立抓住這些關鍵期

思而思學網

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開始得越早越好,需要從幼兒階段延續(xù)到小學階段,甚至是中學階段,但學齡前和小學階段始終是最為關鍵的時期。

生活能自理,是孩子走向獨立的起點。其實,在孩子成長的每一個階段,他們都需要學會自己解決可以自理的事情。如果在本該自理的各個階段,卻沒有掌握這個階段的基本技能,或者在思想上總是依賴大人,那么,他們就不可能真正走向獨立。

一般來說,一個人在走向獨立的過程中會經歷以下幾個關鍵的時期:

1、兩歲左右,開始出現獨立意識。這個階段,孩子會把自己想要的表達出來,還希望那些東西永遠都是自己的,他們的口頭禪就是“我”、“我的”、“我要”。生活技能、運動技能和語言能力等已經有了明顯提高,已經可以開始自己吃飯,嘗試自己穿衣等。

2、六歲左右,是與母親真正分離的起點。這個階段,孩子既想要獨立,又必須依賴媽媽。六歲才是孩子與母親真正開始分離的起點。孩子的內心充滿矛盾,愛走兩個極端,也是母子之間糾葛最多的年齡。

3、九歲左右,是獨立而執(zhí)著的年齡。這個階段,孩子的獨立性增強,在感情上表現出對他人不再過度依賴,希望擺脫對父母的依戀。他們的自我意識增強,能夠獨立完成一些生活事情,有較強的安全感。隨著獨立性的增強,愛思考、喜歡與人為善,也就成為這個階段孩子的典型特征。

4、青春期前后,為獨立向各方宣戰(zhàn)。獨立是孩子整個青春期一直在追尋的東西,渴望脫離父母,樹立自己的形象。一個孩子在整個青春期期間的所有一切,都是在尋找自我:認識自己、界定自己、依靠自己。他們以自己的方式向他人宣告自己內心的想法。

讓孩子成為獨立的人,是每一位家長的必修課。

在上述每一個關鍵階段,孩子的獨立性發(fā)展任務和需要具備的自理能力都不一樣,所以父母的關注點也會不同。但無論如何,我們都不能錯過培養(yǎng)孩子獨立性的這些關鍵期。否則,我們的孩子就將永遠無法長大成人,即使生理上長大,心理上仍然處于孩子的時期。

兩歲到六歲:重點關注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

孩子如果沒有在幼兒階段養(yǎng)成生活自理的習慣,越到后面就越難自立。一旦父母成為孩子的靠山,孩子自然不愿意主動承擔自己的責任,導致他們心理上無法斷奶、精神上不能獨立,甚至缺失基本的生存能力。

從兩歲以后,在每一個成長階段,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長任務,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自己能夠獨立完成的一些事情。比如,一個兩歲半左右的孩子,可以自己吃飯、自己背書包、自己整理玩具等等;四歲左右的孩子,可以自己洗臉刷牙、自己洗澡、自己上廁所、自己整理衣服和床、自己清洗盤子等等;六歲左右即將進入小學的孩子,可以自己整理書包、自己做一些簡單的食物、自己疊被子和衣服等等。

六歲到九歲:重點關注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六歲以后,孩子將告別沒有太多壓力的幼兒階段,進入小學,迎來人生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學習階段。而學習這件事,要靠孩子自己來,父母不能成為主角。因而,在小學低年級,父母需要培養(yǎng)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習慣。

家長可以讓孩子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回家后主動做作業(yè);2、作業(yè)之前先復習,做好作業(yè)后要預習;3、做完作業(yè)自己檢查一遍;4、不會的題目自己先想辦法解;5、每天按時完成作業(yè),不磨蹭;6、自己整理書包;7、留心觀察生活;8、喜歡獨立思考等。

  九歲到青春期前:重點關注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

九歲左右,孩子的自我意識不斷增強,同時也在學校學到一些基礎知識,因而愛思考就成為這個階段的主要特征。其實,獨立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學會獨立思考。一個從小喜歡獨立思考的人,長大以后就比較有主見,不容易隨波逐流,更不會盲目跟風。

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首先需要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想法是有價值的。而好奇心和觀察力是孩子獨立思考的開始,如果孩子喜歡探究身邊的所見所聞,無論多么微小的事情,父母都需要多鼓勵,讓孩子覺得他的想法很重要。

當孩子稍微大一點,父母就要鼓勵孩子學會質疑和多問為什么,即使在成人看來很無厘頭的想法,我們也要尊重孩子。孩子自發(fā)產生的質疑,就很容易引發(fā)他獨立解決問題的意愿和能力。對于年齡較大的孩子,父母需要跟孩子討論更多話題,在互相探討的過程中引發(fā)孩子的獨立思考,還可以利用一些話題來拓展孩子的思維。

青春期:重點關注獨立價值觀的培養(yǎng)

整個青春期間,孩子都處在自我定位的階段。很多時候,他們就會以反叛的方式來向世界宣告自己已經成為一個獨立的人。對很多事情,一旦形成自己的想法,他們就會堅持自己的見解和立場,不會輕易受到別人的影響和干預。因此,父母需要學會引導孩子形成獨立的價值觀。

曾在微博上看到一位爸爸,每天晚上睡覺前,喜歡這樣問兒子三個問題:第一是今天在學校有什么要跟我分享的?第二是今天你覺得最好玩的事情是什么?第三是每天會選一個新聞事件或者話題,然后問你怎么看?

這位爸爸每天通過三個問題,既是一次很好的親子溝通,更是在潛移默化中塑造孩子的價值觀。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形成對很多事情的看法,久而久之,就內化成自己的價值觀。

獨立的價值觀不是靠父母壓給他的,一定是跟他多討論、多交流。我們多給他講講生活當中發(fā)生的重大的事,比如說老人倒在地上要不要扶的問題。到底扶不扶?扶了怕被訛,但是不扶良心上又過不去。因為尊老愛幼是我們的優(yōu)良美德。我們跟孩子討論,討論之后說他可以去判斷,這樣的情況下我可以扶,另外一個情況下不扶最好。這個時候他就有了獨立價值觀,他可以判斷這種好事做不做。如果說我自己可能會受到牽連,我周邊有朋友幫忙,或者是旁邊有人看著,拍點視頻就好了,孩子開始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了,這就好了,孩子的獨立價值觀就有了。

熱門推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