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灘踩踏事件的反思,公共安全問題需補齊急救教育短板

思而思學網(wǎng)

 觀點多維度

去上海參加跨年活動的吳小小和她溫州醫(yī)科大學同學潘盈盈參與了“12·31”外灘陳毅廣場踩踏事件的現(xiàn)場急救。吳小小稱這是她經(jīng)歷的“比平日里工作緊張得多而條件卻最簡陋的一次急救”。

一次又一次的悲劇,以生命之名,叩問急救教育缺失之殤。伴隨著社會變遷,公共空間成為人們運動鍛煉、休閑娛樂、社會交往的平臺;然而,群眾自發(fā)組織的公共活動能力卻處于一種薄弱的狀態(tài),公共安全處于一種脆弱的防線之下,一旦發(fā)生意外事故,就可能上演人員傷亡的悲劇。

在日常生活中,存在著一種看似矛盾的情形,即安全焦慮與風險漠視并存。一方面,不斷發(fā)生的食品、交通安全事故使得老百姓處于焦慮狀態(tài);另一方面,社會整體的風險意識并不高,對于突發(fā)的、傷害性大的風險警惕較高,而對那些緩釋性的、無直接生命傷害的風險防范不足。當所有人都沒有意識到風險因子的時候,讓人追悔莫及的外灘踩踏事件也就發(fā)生了。

補齊急救教育短板,一方面是為了提高老百姓的風險防范意識,另一方面是為了提高公眾的風險防范能力;只有雙管齊下,人們才能及時、有效地規(guī)避風險因子;只有走出“因噎廢食”的慣性思維,從急救教育入手,才能通過教育、訓練提升人們公共活動的能力


熱門推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