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在以農村為主的全市范圍內,推行“三開減負三開放”、“兩增兩減一提高”,強力推進素質教育綜合改革,從理念到行動,多維度、多層面推動瀘州教育邁上素質教育新臺階。
■本報記者 倪秀 易鑫
素質教育沒有抓手,“學校苦抓、教師苦教、學生苦學”一直是四川省瀘州市推進農村素質教育發(fā)展的絆腳石。
從2010年開始,一項破除沉疴的教育改革大計在瀘州實施。“三開減負三開放”、“兩增兩減一提高”等推進素質教育的16項改革措施,在瀘州特別是在廣大農村學校推行。
“只有敢于觸及自身的痛處,才會有真正的改革!睘o州市教育局局長劉濤說,瀘州市針對素質教育提出的改革,都是從自身最痛之處出發(fā)的。
“三開減負三開放”,把空間留給孩子
下午5點10分,已經過了放學的時間。記者走進瀘州市江陽區(qū)通灘鎮(zhèn)中心小學,看到的卻是一番熱鬧的景象。
“哇,又是三分球!好厲害!”籃球場上,一名女生連進幾個三分球,引來了小伙伴的陣陣喝彩。球場旁邊的體育保管室里,孩子們進進出出,自由選擇體育器材,并自覺做好登記。走進學校圖書室,也能看到同樣的場景,五年級(2)班學生王義越告訴記者,他借了一本《海底兩萬里》帶回家看,看完還回來并做好記錄就可以了。
“農村地區(qū)放學后,家長的教育能力相對欠缺,教育資源也相對較少。學校的資源對學生開放,可以為他們的全面發(fā)展提供支持!蓖╂(zhèn)中心小學校長鄒宏春介紹說,每天放學后,學校會再開放一個小時左右,圖書室、體育器材室和計算機室都免費對學生開放,同時安排老師值班,對學生進行輔導。
劉濤告訴記者,幾乎瀘州所有的中小學都可以隨處看到這樣的情景。他表示,開齊課程、開足課時、開好每一門課程,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前提。但農村學校卻普遍存在部分學科開不齊、開不足的現象,原因除考試評價外,還受限于教師能力和設備器材。對此,2012年,瀘州市提出了“三開放”要求,即開放圖書室、開放計算機室、開放體育器材保管室。
實現“三開放”兩年來,瀘州市很多區(qū)縣還開創(chuàng)了自己的管理特色。在瀘縣,每所學校每學期都舉辦讀書節(jié)、好書推薦會、讀書成果展評等形式多樣的讀書活動,并為各校新配備技裝室主任,專門負責“三開放”工作,還利用自己開發(fā)的“瀘縣教育質量綜合評價信息管理平臺”對學校排課情況進行監(jiān)控。
據統(tǒng)計,兩年來,瀘州共建成班級書柜7588個、室外書吧929個。全市中小學實驗教學按照國家課標、教材要求開齊、開足、開好各個演示實驗、分組實驗,全市演示實驗開出率達97%,分組實驗開出率達95%。
“兩增兩減”,把課堂還給學生
“我們的教室特別神奇,四面八方都是黑板。”近日,在瀘州市古藺縣復陶中學,初三(1)班學生聶文倩如此形容自己的教室。
記者隨意走進復陶中學的一間教室,看到學生們分組而坐,每個小組有一塊屬于自己的黑板。課堂的大多數時間,由學生分小組完成學習內容,并在黑板上完成相關演示。學生們積極自信,在老師的引導下把課文內容講得頭頭是道。
“這樣的課堂,目的在于提高農村學生的自主能力。讓孩子能夠自主學習,自信地表達自己!毙iL鄧明說,學校從2011年開始探索教學結構改革,設計靈感來源于“翻轉課堂”的理念,希望給足學生空間,把課堂自主權還給學生。
在復陶中學,還有一塊特別的顯示屏,上面顯示著每名教師的姓名、所教科目、課堂得分以及評語。顯示屏上,語文教師彭麗麗的得分是79分,她告訴記者,剛開始推行教學結構改革時,自己第一次的得分只有60分。通過不斷的學習,現在有所提高。而她最大的欣喜還是學生的變化,看到學生在課堂上自信自主,她覺得這才是理想的課堂。
“我們學!礁咚,地貧路遠’,以前很多人都不知道,現在卻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编嚸髡f,教學結構改革給學校帶來了活力,作為全瀘州市最偏遠的農村學校之一,學校如今連續(xù)幾年的綜合評價,都能進入瀘州農村學校的前30強。
增加學生課前預習時間和課堂交流展示的時間,減少教師課堂講授時間和學生課外作業(yè)時間,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是瀘州教學結構改革的目標。2011年瀘州刮起的這場“兩增兩減一提高”的教學結構改革旋風,不僅吹到最偏遠的復陶中學,在古藺縣的丹桂小學,只有8個班級的村小也把課堂改革搞得轟轟烈烈。
據不完全統(tǒng)計,瀘州市已經有219所中小學校參與課堂教學結構改革。3年來,全市學生自主學習和自我管理能力大幅提升,教育品質從量變到質變,教師的職業(yè)幸福感越來越濃,學校也逐漸成為學生的樂園。
學校有特色,學生得到個性發(fā)展
在校園里的開放書吧快樂閱讀,在實驗室里探尋科學奧秘;教室里一張張嶄新的課桌,每個教室都安裝了電子白板,網絡實現了全覆蓋。在江陽區(qū)通灘鎮(zhèn)開封完小,校長吳林說:“‘三開減負三開放’的實施,讓我們農村小學舊貌換新顏了。”
為了“三開放”工作的持續(xù)開展,通灘鎮(zhèn)為學校更新了設備:實現了網絡教學班班通;無線網絡覆蓋校園;添置50余萬元的體、音、美器材、圖書。同時,為了保證村完小教師能正確進行演示實驗和部分分組實驗操作,學期初就對村完小科學教師的實驗教學內容進行逐一輪訓,注重科學學科教研組校本研修質量。
2012年,教育部和四川省基礎教育監(jiān)測評估中心的《2012年度瀘縣中小學(數學、科學)教育質量監(jiān)測結果解讀報告》顯示,瀘州市瀘縣中小學生在了解、理解、應用3個能力維度達到II級及以上的比例分別為85.4%、84.7%和83.3%,分別高出全國均值8.8、10.2和10.5個百分點,高出全省均值13、13.4和14.2個百分點。“學生學得苦,教師教得苦,成績效果差”的局面已經得到改善。
農村素質教育系列措施的推進,還給瀘州教育帶來了更多改變,學校充分利用校園周邊資源,把教學內容延伸到校外,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比如開封完小利用瀘州老窖紅高粱基地資源,開展紅高粱種植、管理過程實踐活動;玉合完小利用瀘州畢紅園農業(yè)發(fā)展公司開展稻田養(yǎng)魚調查實踐活動,一大批農村校找到了適合自身的課外實踐活動。劉濤說,每一所學校辦出自己的特色,每個孩子得到個性發(fā)展,這才是素質教育的最終達成。
改革者說
三個努力推進教育均衡發(fā)展
瀘州市副市長 馬宗慧
近年來,瀘州市委、市政府始終把教育優(yōu)先發(fā)展作為民生頭等大事,圍繞三個努力,大力促進教育均衡、快速發(fā)展。
一是努力滿足教育需求。加大財政投入,改善辦學條件,通過實施“大班額”化解工程、農村(村。└脑旃こ獭^(qū)縣對口幫扶工程等,縮小縣域、城鄉(xiāng)教育差距,切實解決上學難、入園難等突出問題。
二是努力提高教育質量。全域推進以“三開減負三開放”等16項措施為主的素質教育改革,加快推進國家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估實驗區(qū)工作,統(tǒng)籌推進實驗教學、民辦教育扶持、中高職一體化銜接等系列改革。
三是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加強校長教師隊伍建設,重點加大對農村教師隊伍建設的傾斜力度,著重解決農村教師生活補助、職稱評定、錄用晉升、食宿條件等問題,穩(wěn)定農村教師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