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內(nèi)容】《陶罐和鐵罐》《螞蟻與屎殼郎》《蘆葦與橡樹》等
【教學理念】以“單元整合?群文閱讀”策略為指導,借助求同思維,互文印證,在教學內(nèi)容、教學時空、教學方法全面開放的基礎上,使學生在學習內(nèi)容,學習方法相互滲透,有機整合。
【教學目標】1.互文閱讀《螞蟻與屎殼郎》《蘆葦與橡樹》,了解內(nèi)容,粗知寓意;2.領悟寓言“對比”的表現(xiàn)手法,嘗試仿編寓言故事;3.感受閱讀寓言故事的樂趣,激發(fā)閱讀寓言故事的興趣。
【重點難點】領悟寓言“對比”的表現(xiàn)手法,嘗試仿編寓言故事。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等
【教學流程】
課前交流:
猜謎游戲:同學們,課前,咱們先來玩一個猜謎的游戲,好嗎?老師說寓言故事中的關鍵詞,你們說寓言故事的名字。(課件出示:河,船舷,寶劍,刻舟求劍;農(nóng)夫,莊稼,兔子,守株待兔;狼,洞,羊圈,亡羊補牢。)看來,大家對學過的寓言故事印象都很深刻!(板書:寓言故事)
一、聚焦課內(nèi),引“對比”
1.回顧課文
(出示課件:陶罐和鐵罐的圖片)這兩個人物,大家一定不會陌生吧?是的,他們就是咱們?nèi)昙壣蟽詫W過的一則寓言??《陶罐和鐵罐》中的主人公。哪位同學愿意來說一說這則寓言帶給我們的啟示?
(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善于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相互尊重,和睦相處。)這就是這則寓言的寓意,同學名說得很準確。
2.揭示課題
同學們有沒有仔細想過,作者是通過什么方法來推進故事情節(jié)展開,揭示寓言的寓意的?
預設一:(學生能說出??對比,板書:對比)教師引導:是的,那寓言中都有哪些對比呢?歸納并板書:人物 性格特點 結局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要一起去探尋藏在寓言故事中的關于閱讀與寫作的密碼,這個密碼就是對比。(出示課件,補齊板書:中的)
預設二:(學生不能說出對比)
教師引導:老師提示一下大家,同樣是國王御廚中的兩個罐子,一個陶罐,一個鐵罐,一個易碎,一個堅硬,這就形成了一種鮮明的??對比,板書對比。是的,那寓言中除了人物、特點(板書:人物)的對比,還有哪些對比呢?歸納并板書:性格表現(xiàn) 結局
是呀!他們一個謙虛,一個驕傲,很多年后一個仍然是那樣光潔、樸素、美觀而且還很有價值,一個連影兒也沒有了,
同學們,今天這節(jié)課,咱們就要一起去探尋藏在寓言故事中的關于閱讀與寫作的密碼,這個密碼就是對比。(出示課件,板書:寓言故事中的)
1.接下來,就讓我們走進更多的寓言故事中,去尋找更多的“對比”,并感受寓言帶給我們的啟發(fā)。
二、拓展課外,找“對比”
2.二讀故事:
(1)請同學們默讀《螞蟻與屎殼郎》《蘆葦與橡樹》這兩個故事,像我們剛才回顧《陶罐和鐵罐》那樣,邊讀邊尋找故事中的“對比”,并說說寓意的寓意,以小組為單位,完成閱讀卡。
讀后交流:①對比:人物 性格特點 結局
②寓意:
(2)同學們,《陶罐和鐵罐》這則寓言通過人物的語言和神態(tài),把二者的截然不同的表現(xiàn)突出得淋漓盡致。那《螞蟻與屎殼郎》《蘆葦與橡樹》這兩個故事,分別又是通過人物的什么來突出人物的不同性格特點的呢?請同學們選擇其中的一則,再次細細品讀。
讀后交流:歸納??動作、語言。(板書:動作 語言)品讀。
三、從讀到寫,用“對比”
1.引導:同學們讀了三個故事,找到了很多的“對比”,這些“對比”讓我們對故事中人物的印象更深了,從故事中受到的啟發(fā)也更明了了。剛才有同學悄悄地告訴我,他也會用這樣的“對比”,來創(chuàng)編故事,F(xiàn)在,老師就給你們這個展示自我的機會。
2.這不,老師準備寫一個寓言故事,可是只寫了個開頭。[出示開頭,指名朗讀]
一天,太陽和風在爭論誰比較強壯。風說:“當然是我。你看下面那位穿著外套的老人,我打賭可以比你更快要他把外套脫下來。”
說著,風便……
風便怎么做呢?請同學們小組討論,創(chuàng)編故事,寫在學習卡的反面。
[學生創(chuàng)編,教師巡視]
展示交流。找到一組“風沒能使老人把衣服脫下來的”,
出示:說著,風便用力對著老人吹,希望把老人的外套吹下來。但是它越吹,老人越把外套裹得更緊了。
風吹累了,太陽便從后面走出來……
太陽怎么做、怎么說呢?請同學們小組討論,創(chuàng)編故事,寫在學習卡上。
[學生創(chuàng)編,教師巡視]
展示交流。找到一組“太陽使老人把衣服脫下來了的”,出示:
后來,風吹累了,太陽便從烏云后面走出來,暖洋洋地照在老人身上。沒有多久,老人便開始擦汗,并且把外套脫下了。
給故事加標題。
3.說一說,還可以運用對比的手法創(chuàng)編那些寓言故事?
4.小結歸納:各種“對比”,有的突出語言,有的突出動作,有的語言和動作結合。不管哪種,總會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人們收到啟發(fā)和教育,這就是寓言故事的魅力。介紹幾本寓言故事,鼓勵閱讀,總結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