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學招生專業(yè)排名及重點優(yōu)勢專業(yè)排名榜

思而思學網

在實際志愿填報的過程中,面對上百個專業(yè)可以選擇,很難有家長或者考生能清楚的了解各個大學的優(yōu)勢專業(yè)。為此,思兒思學小編為家長簡單總結了關于安徽大學的一些優(yōu)勢專業(yè),供家長和考生參考。

一、安徽大學開始的專業(yè)名單目錄

院系專業(yè)
數學科學學院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應用統(tǒng)計學、金融數學
物理與材料科學學院應用物理學、材料物理、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化學化工學院化學、應用化學、化學工程與工藝、高分子材料與工程、材料化學、新能源材料與器件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網絡工程、信息安全、網路與新媒體
電子信息工程學院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物聯(lián)網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
生命科學學院生物科學、生物技術、生物科學(生物統(tǒng)計方向)、生物工程、生態(tài)學
文學院漢語言文學、漢語國際教育
歷史系歷史學
哲學系哲學、應用心理學
新聞傳播學院新聞學、廣播電視學、廣告學、編輯出版學、數字媒體技術
經濟學院經濟學、財政學、稅收學、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經濟統(tǒng)計學
商學院會計學、工商管理、物流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電子商務、旅游管理 、市場營銷、人文地理與城鄉(xiāng)規(guī)劃
外語學院英語、俄語、日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
法學院法學、知識產權
管理學院檔案學、管理科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tǒng)、行政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圖書館學
社會與政治學院社會學、社會工作、政治學與行政學、國際事務與國際關系
藝術學院視覺傳達設計、環(huán)境設計、繪畫、戲劇影視導演、音樂表演
資源與環(huán)境工程學院環(huán)境科學、地理信息科學、地質學、測繪工程
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學院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測控技術與儀器、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工業(yè)設計
文典學院人文科學試驗班、人文科學試驗班、經濟管理試驗班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馬克思主義研究院)??????????????????
大學外語教學部??????????????????
體育軍事教學部??????????????????
大學計算機教學部??????????????????
國際教育學院??????????????????
國際商學院
會計學(?疲杏⒑限k)、金融管理與實務(?,中英合辦)
外國語言文化教育中心?????????????????? 
軟件學院??????????????????

二、安徽大學重點優(yōu)勢特色專業(yè)統(tǒng)計表

材料物理與化學電磁場與微波技術電路與系統(tǒng)電子信息工程法學高分子化學與物理漢語言文學基礎數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金融學經濟法學考古學科學與技術理論物理歷史文獻學馬克思主義發(fā)展史企業(yè)管理生態(tài)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生物科學通信與信息系統(tǒng)外國哲學文藝學無機化學新聞學信號與信息處理英語英語語言文學政治經濟學中國古代文學中國哲學專門史

三、安徽大學院系和師資力量

學校有8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1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8個博士學位授權點、31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48個碩士學位授權點、17個專業(yè)碩士學位授權點;設有26個院(系、部)84個本科專業(yè)涉及理學、工學、文學、史學、哲學、經濟學、法學、管理學、教育學、藝術學等10個學科門類;現(xiàn)有漢語言文字學和計算機應用技術2個國家級重點學科、25個省級重點學科;建有1個國家地方聯(lián)合工程實驗室、1個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2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1個獲得國家CMA計量認證的現(xiàn)代實驗技術中心;有6個省級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10個省級重點實驗室、7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省級科技創(chuàng)新公共服務平臺,設有2個國家級和6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建校以來,學校已為國家和地方建設輸送近20萬名優(yōu)秀畢業(yè)生。學校分別與17個地市簽訂了多層次的校市科技合作協(xié)議,與20多家大中型企業(yè)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與120多家企業(yè)保持多種形式的產學研合作關系,為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提供各方面的服務,已成為研究與解決安徽經濟建設、社會發(fā)展重大問題的主要基地。學校是外交部選拔錄用公務員定點高校,為外交部輸送了眾多專門人才。學校是國家公布的華文教育基地和接收政府獎學金留學生的高校之一,與美、英、德、日等國家和地區(qū)的103所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交流合作關系與智利圣托馬斯大學、烏克蘭的哈爾科夫大學、阿塞拜疆的巴庫大學合作設立孔子學院,成立國(境)外“中國中心”3所。

熱門推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