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廷·巴特爾
蒙古族,1955年6月生,1976年11月入黨,內蒙古自治區(qū)阿巴嘎旗洪格爾高勒鎮(zhèn)薩如拉圖雅嘎查黨支部原書記。扎根牧區(qū)、苦干實干的楷模,憑著“讓牧民過上好日子”的信念,扎根牧區(qū)近50年,探索出保護生態(tài)、發(fā)展經濟、促進增收新路子,使當?shù)啬撩裆a生活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榮獲“全國優(yōu)秀共產黨員”、“全國勞動模范”、“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改革先鋒”等稱號。
6月29日上午,“七一勛章”頒授儀式上,身著一襲藍色蒙古族長袍的,正是被稱為“草原之子”的廷·巴特爾。
作為內蒙古自治區(qū)阿巴嘎旗洪格爾高勒鎮(zhèn)薩如拉圖雅嘎查黨支部原書記,廷·巴特爾扎根牧區(qū),在近50年的時間里,憑著“讓牧民過上好日子”的信念,探索出保護生態(tài)、發(fā)展經濟、促進增收新路子,使當?shù)啬撩裆a生活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廷·巴特爾始終認為,自己“是一名牧民”,無論獲得多少榮譽,這一點都不會改變,“這是我的職業(yè)榮耀”。
從19歲起,廷·巴特爾就扎根在阿巴嘎旗洪格爾高勒鎮(zhèn)薩如拉圖雅嘎查。那里是一片總面積達四百三十多平方公里的草原,地處有著“黃色野馬”之稱的渾善達克沙地西北部。
上世紀80年代,針對薩如拉圖雅嘎查過牧、草場退化、土地沙化日益嚴重的問題,廷·巴特爾提出“圍封輪牧”。
1986年,廷·巴特爾賣掉自家的60只羊,圈起300多畝草場休養(yǎng)生息。第二年,300多畝草場打了九馬車草,相當于其他牧民1000畝草場的打草量。牧民們親眼看到了“圍封輪牧”的好處,紛紛進行封育和劃區(qū)輪牧。
1993年,廷·巴特爾當選薩如拉圖雅嘎查黨支部書記。他針對當?shù)氐纳鷳B(tài)問題,提出了“蹄腿理論”,倡導牧民少養(yǎng)羊、多養(yǎng)牛,并引進西門塔爾優(yōu)質乳肉兼用牛與本地牛雜交,培育高產優(yōu)質母牛。嘎查黨支部扶持的20多戶貧困牧民現(xiàn)在已全部脫貧。
近50年的時間,廷·巴特爾扎根牧區(qū),用自己的頭腦和雙手探索出既保護草原生態(tài)、又讓牧民增收的路子,把生態(tài)“從白色變回綠色”。同時,也將薩如拉圖雅這個“貧困村”變成了“富裕村”。
篇二
“七一勛章”是黨內最高榮譽,以樸素、莊重為主要設計理念,以紅色、金色、白色為主色調,使用冷壓成型、花絲鑲嵌、彩絲織錦等工藝制作。章體采用黨徽、五角星、旗幟、豐碑與光芒、向日葵、大山大河、如意祥云等元素。有別于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獎章的金屬章鏈,“七一勛章”使用織物綬帶,采用向日葵、光芒、星光等元素。寓意在黨的陽光沐浴下,勛章獲得者一心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前行。
“七一勛章”提名建議人選共29位,其中“20后”7人,“30后”6人,當中有四名百歲老人,年紀最長者陸元九,今年101歲,其他三位百歲老人是瞿獨伊、郭瑞祥、辛育齡。
廷•巴特爾,男,蒙古族,1955年6月生,1976年11月入黨,內蒙古呼和浩特人,內蒙古自治區(qū)阿巴嘎旗洪格爾高勒鎮(zhèn)薩如拉圖雅嘎查黨支部原書記,黨的十七大、十八大代表,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十三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扎根牧區(qū)、苦干實干的楷模,憑著“讓牧民過上好日子”的信念,扎根牧區(qū)近50年,探索出保護生態(tài)、發(fā)展經濟、促進增收新路子,使當?shù)啬撩裆a生活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榮獲“全國優(yōu)秀共產黨員”、“全國勞動模范”、“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改革先鋒”等稱號。